三能
拼音:sān néng
注音:ㄙㄢ ㄋㄥˊ

三能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星名。即三台。
指三公。

引证解释:

⒈ 星名。即三台。

《史记·天官书》:“魁下六星,两两相比者,名曰三能。三能色齐,君臣和;不齐为乖戾。”
裴骃集解引苏林曰:“能音台”
。 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皇帝谦让,以摄居之,未当天意,故其秋七月,天重以三能文马。”
清方文《送三兄仁植先生应召北上》诗之一:“烛烛三能光,左右勾陈侧。”

⒉ 指三公。

唐王湾《哭补阙亡友綦毋学士》诗:“崇仪希上德,近侍接三能。”

网络解释:

三能

  • 三能,读作:sān néng。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其秋,有星茀于东井。后十余日,有星茀于三能。”(《史记集解》 韦昭曰:“三能,三公。后连坐诛之。”)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sān
    • 注音ㄙㄢ
    • 笔划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DGGG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量)数目;二加一后所得。

    (2)(量)表示多数或多次:~番五次。

    • 拼音néng,nài
    • 注音ㄋㄥˊ,ㄋㄞˋ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CEXX

    néng

    1. 才干,本事:能力。能耐。才能。

    2. 有才干的:能人。能手。贤能。能工巧匠。能者为师。

    3. 胜任,善于:能够。能柔能刚。力所能及。欲罢不能。能动。

    4. 会(表示可能性):小弟弟能走路了。

    5. 应该:你不能这样说他。

    6. 物理学名词,“能量”的简称:电能。热能。

    7. 和睦:“(萧)何素不与曹参相能”。

    8. 传说中的一种兽,似熊。

    9. 古代称一种三足鳖。

    nài

    1.古同“耐”,受得住。

    2.笔画数: 10。

    3. 部首: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