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| bù sù zhī kè |
注音: | ㄅㄨˋ ㄙㄨˋ ㄓ ㄎㄜˋ |
词性: | 成语 |
不速之客的意思
词语解释:
不速之客
(1) 未经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,速:邀请
引证解释:
⒈ 没有邀请而自己来的客人。
引《易·需》:“有不速之客三人来,敬之终吉。”
孔颖达疏:“速,召也。不须召唤之客有三人自来。”
明张四维《双烈记·写意》:“昨日归来,遇着苏仲虎尚书宴客,我一时高兴,做个不速之客。”
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青凤》:“生突入,笑呼曰:‘有不速之客一人来!’”
茅盾《锻炼》十五:“但是他也瞧得出当前这两位不速之客大概并非等闲之辈,他就不敢使出这最后的一手来。”
国语词典:
没邀请就自己来的客人。《易经.需卦》:「上六入于穴,有不速之客三人来,敬之终吉。」唐.孔颖达.正义:「速,召也。不须召唤之客有三人。」《聊斋志异.卷一.青凤》:「生突入,笑呼曰:『有不速之客一人来。』群惊奔匿。」也作「不肃之客」。
词语翻译
网络解释:
不速之客 (词语释义)
- 1、我们正在聚餐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。
- 2、大家刚落座,门外一声大叫:“一位不速之客到”。抬头一看,原来是她,“小白鹅”。
- 3、拜访他人尽量不做不速之客,要提前打招呼预约;拜访时间不宜选择三餐或对方睡觉的时间。
- 4、晚宴上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,大家的欢快情绪骤然降了下来。
- 5、多年不见的老朋友,突然出现在我的眼前,真是不速之客。
- 6、在愉快的宴会上,突然来了一位不速之客,使大家的情绪骤然降低了一半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bù
- 注音ㄅㄨˋ,ㄈㄡˇ
- 笔划4
- 繁体不
- 五笔GII
1. 副词。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- 拼音sù
- 注音ㄙㄨˋ
- 笔划10
- 繁体速
- 五笔GKIP
- 五行金
(1)(形)迅速;快
(2)(形)速度:快~|中~。
(3)〈书〉(动)邀请:不~之客。
- 拼音zhī
- 注音ㄓ
- 笔划3
- 繁体之
- 五笔PPPP
- 五行火
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与不速之客相关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