带水拖泥
拼音: | dài shuǐ tuō ní |
注音: | ㄉㄞˋ ㄕㄨㄟˇ ㄊㄨㄛ ㄋ一ˊ |
词性: | 成语 |
带水拖泥的意思
词语解释:
1.形容泥泞难行。 2.比喻不顺利或不干脆。
引证解释:
⒈ 形容泥泞难行。
引宋叶适《修路疏》:“南来北往,何忧带水拖泥;朝去暮来,不到撞头磕脑。”
刘大白《驾犁》诗:“驾犁!驾犁!老牛晦气!带水拖泥,犁重难移。”
⒉ 比喻不顺利或不干脆。现多作“拖泥带水”。
引宋刘克庄《解连环·甲子生日》词:“一甲子、带水拖泥,今岁谢君恩,放还山去。”
国语词典:
形容做事不干脆俐落,或说话、写文章不够简洁。参见「拖泥带水」条。
网络解释:
带水拖泥
字义分解
- 拼音dài
- 注音ㄉㄞˋ
- 笔划9
- 繁体帶
- 五笔GKPH
- 五行火
(1)(名)带子:皮~。
(2)(名)地域:江浙一~。
(3)(名)轮胎:自行车~子。
(4)(名)白带;妇女生殖器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黄色黏液。
(5)(动)随身拿着
(6)(动)捎带做某事
(7)(动)连着;附带
(8)(动)引导
(9)(动)带动
(10)(动)含用
- 拼音shuǐ
- 注音ㄕㄨㄟˇ
- 笔划4
- 繁体水
- 五笔IIII
(1)(名)水。
(2)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;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;无色、无臭、无味的液体。
(3)河流:汉~。
(4)指江、河、湖、海、洋:~上人家。
(5)(~儿)稀的汁:药~。
(6)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:外~。
(7)指洗的次数:这衣裳洗几~也不变色。
(8)姓。
- 拼音tuō
- 注音ㄊㄨㄛ
- 笔划8
- 繁体拖
- 五笔RTBN
- 五行火
(1)(动)拉着物体使挨着地面或另一物体的表面移动
(2)在身体后面耷拉着:~着辫子|~带。
(3)拖延:~拉|~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