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升
拼音: | lóng shēng |
注音: | ㄌㄨㄥˊ ㄕㄥ |
龙升的意思
词语解释:
参见:龙升 ,龙升
引证解释:
⒈ 亦作“龙昇”。
⒉ 龙飞升。喻飞腾发迹。
引《乐府诗集·郊庙歌辞九·北齐享庙乐辞》:“龙升兽变,弘我帝基。”
⒊ 指登帝位。 《三国志·蜀志·先主传》:“龙者,君之象也。
引《易·乾》九五‘飞龙在天’,大王当龙升,登帝位也。”
《晋书·赫连勃勃载记》:“龙升北京,则义风盖于九区;凤翔天域,则威声格于八表。”
⒋ 旧称皇帝的死亡。参见“龙去鼎湖”。见“龙升”。
引明郎瑛《七修类稿·国事七·象简龙衣联》:“高庙鼎成龙升之日, 建文即位, 成祖以燕王来奔丧而不朝,盖以叔不拜姪也。”
网络解释:
龙升
龙升 (汉语词语)
字义分解
- 拼音lóng
- 注音ㄌㄨㄥˊ
- 笔划5
- 繁体龍
- 五笔DXV
- 五行火
(1)(名)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;能兴云降雨。
(2)(名)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;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。
(3)(名)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;如恐龙、翼手龙等。
(4)(名)(Lónɡ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