焦味
拼音: | jiāo wèi |
注音: | ㄐ一ㄠ ㄨㄟˋ |
焦味的意思
词语解释:
物体烧焦发出的气味。
引证解释:
⒈ 物体烧焦发出的气味。 《书·洪范》“炎上作苦” 唐孔颖达疏:“火性炎上,焚物则焦。焦是苦气。
引《月令·夏》云:‘其臭焦,其味苦。’苦为焦味,故云焦气之味也。”
网络解释:
焦味
- 1、带微微烤焦味和浓重橡木味道的浓烈的黑莓和肉桂香味。
- 2、香气特征:有淡淡的膏香及药草香,略来焦味。
- 3、浓浓的焦味消散在空气中。
- 4、米饭则是农村用的柴火灶铁锅焖饭,这种做饭最容易出锅巴,颜色金黄,又脆又有嚼劲,但没有焦味,是最吃的。
- 5、纳兹双眼闪过一道火光,双拳下意识地猛地碰撞在一起,背后火光炸起,脚下漫延开一重龙形法阵,星火点点飘荡在周围,纳兹身边的空气被热度扭曲,发出一股刺鼻的焦味儿。
- 6、路旁边浪似地滚着高高低低的黄土。太阳给埋在黄土里,发着肉红色。可是太阳还烧得怪起劲的,把他们的皮肉烧得变成紫黑色,似乎还闻得到一股焦味儿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jiāo
- 注音ㄐㄧㄠ
- 笔划12
- 繁体焦
- 五笔WYOU
- 五行火
(1)(形)物体受热后失去水分;呈现黄黑色并发硬、发脆:树烧~了|舌敝唇~。
(2)(名)焦炭:煤~|炼~。
(3)(形)着急:~急|心~。
(4)(名)中医指身体的某些部位。参看〔上焦〕、〔下焦〕、〔中焦〕。
(5)(Jiāo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