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律
拼音:xiǎo lǜ
注音:ㄒ一ㄠˇ ㄌㄩˋ

小律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小律诗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小律诗。详“小律诗”。

唐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:“如今年春游城南时,与足下马上相戏,因各诵新艷小律,不杂他篇。”
明胡震亨《唐音癸籤·体凡》:“律诗有五言小律、七言小律。”
清薛雪《一瓢诗话》:“王幼仲长篇、小律,俱有妙处。”

网络解释:

小律

  • 小律:是指六句律体诗,包括五言小律和七言小律等。小律不管五言、六言还是七言,都是只有六句,共有三联,平仄格律也同样要“对”、“粘”,平收句要押韵,首尾两联不要求对仗(首联可以对仗),但中间一联则必须对仗。如果首联出句入韵,全诗共有四韵,首句不入韵,共有三韵,又称三韵律诗、三韵小律(即使首句入韵,仍称为三韵小律)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xiǎo
    • 注音ㄒㄧㄠˇ
    • 笔划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IHTY

    (1)(形)在体积、面积、数量、力量、强度等方面不及一般的或不及比较的对象:~河|地方~|~路。

    (2)(副)短时间地:~住|~坐。

    (3)(副)稍微:~有才华|牛刀~试。

    (4)(形)略微少于;将近:干了~半辈子。

    (5)(形)排行最末的:~儿子。

    (6)(名)年纪小的人:一家大~|上有老;下有~。

    (7)(名)指妾:讨~。

    (8)(代)谦辞;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:~女|~店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ˋ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tvfh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法律;规则:定~|规~|纪~。

    (2)(名)我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;把乐音分为六律和六吕;合称十二律。

    (3)(名)旧诗的一种体裁:五~|七~。

    (4)(动)〈书〉约束:~己甚严。

    (5)(Lǜ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