掌宪
拼音:zhǎng xiàn
注音:ㄓㄤˇ ㄒ一ㄢˋ

掌宪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1.掌管风纪法制。 2.都御史的别称。

引证解释:

⒈ 掌管风纪法制。

唐卢僎《稍秋晓坐阁遇舟东下扬州即事寄上族父江阳令》诗:“掌宪时持节,为邦邈海头。”

⒉ 都御史的别称。

清梁章鉅《称谓录·都御史古称》:“都御史亦称掌宪。”

网络解释:

掌宪

  • 掌宪,读作zhǎng xiàn,汉语词语,是指掌管风纪法制,也是都御史的别称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zhǎng
    • 注音ㄓㄤˇ
    • 笔划12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IPKR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手心;手掌

    (2)(动)用手掌打:~嘴。

    (3)(动)掌管;掌握:~舵|~权。

    (4)(名)某些动物的脚掌:熊~|鸭~。

    (5)(名)马蹄铁。

    (6)(名)(~儿)钉或缝在鞋底前部、后部的皮子或橡胶:后~儿|钉一块~。

    (7)(动)〈方〉钉补鞋底:~鞋。

    (8)(Zhǎnɡ)姓。

    • 拼音xiàn
    • 注音ㄒㄧㄢˋ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PTFQ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〈书〉法令:~令。

    (2)(名)宪法:~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