姑洗
拼音: | gū xiǎn |
注音: | ㄍㄨ ㄒ一ˇ |
姑洗的意思
词语解释:
1.十二律之一。
2.指农历三月。
3.钟名。
2.指农历三月。
3.钟名。
引证解释:
⒈ 十二律之一。参见“十二律”。
引《周礼·春官·大司乐》:“乃奏姑洗。”
《史记·律书》:“三月也,律中姑洗。”
明王鏊《震泽长语·音律》:“南吕为羽,姑洗为角。”
⒉ 指农历三月。
引汉班固《白虎通·五行》:“三月谓之姑洗何?姑者故也,洗者鲜也,言万物皆去故就其新,莫不鲜明也。”
唐杜审言《南海乱石山作》诗:“昔去景风涉,今来姑洗至。”
⒊ 钟名。
引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“分康叔以大路……大吕” 唐孔颖达疏:“周铸无射, 鲁铸林鐘,皆以律名名鐘。知此大吕、姑洗,皆鐘名也。其声与此律相应,故以律名焉。”
国语词典:
古代十二律之一。
网络解释:
姑洗
字义分解
- 拼音gū
- 注音ㄍㄨ
- 笔划8
- 繁体姑
- 五笔VDG
- 五行木
(1)(名)(~儿)姑母:大~|二~|表~。
(2)(名)丈夫的姐妹:大~子|小~儿。
(3)(名)〈书〉丈夫的母亲:翁~。
(4)(名)出家修行或从事迷信职业的妇女:尼~|三~六婆。
(5)(副)〈书〉姑且;暂且:~置勿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