灌口二郎
拼音:guàn kǒu èr láng
注音:ㄍㄨㄢˋ ㄎㄡˇ ㄦˋ ㄌㄤˊ

灌口二郎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也称二郎神。相传秦时李冰及其次子曾在灌口开离堆,锁孽龙,有德于蜀人,蜀人因此建庙祭祀,奉之为神灵。后演变为小说,戏剧中的神话人物。

引证解释:

⒈ 也称二郎神。相传秦时李冰及其次子曾在灌口开离堆,锁孽龙,有德于蜀人, 蜀人因此建庙祭祀,奉之为神灵。后演变为小说,戏剧中的神话人物。

宋曾敏行《独醒杂志》卷五:“有方外士,为言蜀道永康军城外崇德庙,乃祠李太守父子也。太守名冰,秦时人,尝守其地。有龙为孽,太守捕之,且凿崖中断,分江水一派入永康,锁孽龙於离堆之下。有功於蜀人,至今德之,祠祭甚盛……号曰灌口二郎。”
《朱子语类》卷三:“蜀中灌口二郎庙,当初是李冰因开离堆有功,立庙。今来现许多灵怪,乃是他第二儿子出来。”
《清平山堂话本·杨温拦路虎传》:“好似那灌口二郎离宝殿。”
亦省称“灌口”。 宋洪迈《夷坚支丁志·永康太守》:“永康军崇德庙,乃灌口神祠。”
《武王伐纣平话》卷上:“其太子生得相貌堂堂,浑如灌口。”

国语词典:

神话传说中的神:(1)​ 秦蜀郡守李冰之子二郎,手持三尖两刃刀,擒龙于新津县童子堰,并锁于伏龙观石柱下深潭。四川灌县玉垒山有二王庙祀奉。也称为「二郎神」。(2)​隋朝嘉阳太守斩郡左河内恶蛟,后蜀人于水涨见之,立庙灌江口。宋时曾显灵而受封。也称为「二郎神」。(3)​ 临江灌口二郎神杨戬。为玉皇大帝御妹之子,曾斧劈桃山。也称为「二郎神」。

网络解释:

灌口二郎

  • 也称二郎神。相传 秦 时 李冰 及其次子曾在 灌口 开 离堆 ,锁孽龙,有德于 蜀 人, 蜀 人因此建庙祭祀,奉之为神灵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guàn
    • 注音ㄍㄨㄢˋ
    • 笔划2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IAKY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浇;灌溉:引水~田。

    (2)(动)倒进去或装进去(多指液体、气体或颗粒状物体):~了一瓶热水|风雪呼呼~进门来|那响亮的声音直往他耳朵里~。

    (3)(动)指录音:~唱片。

    • 拼音kǒu
    • 注音ㄎㄡˇ
    • 笔划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KKKK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;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。俗称嘴。

    (2)(名)(~儿)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~儿|碗~儿。

    (3)(名)(~儿)出入通过的地方:出~|入~|门~儿|胡同~儿。

    (4)(名)长城的关口;多用做地名;也泛指这些关口:~外|喜峰~|西~羊皮。

    (5)(名)(~儿)破裂的地方;大的豁口:伤~|衣服撕了个~儿。

    (6)(名)刀、剑、剪刀的刃:刀卷~了。

    (7)(名)驴马等的年龄:六岁~|这匹马~还年轻。

    (8)(量)表示人或动物的量:一家五~人|三~猪|一~钢刀。

    • 拼音èr
    • 注音ㄦˋ
    • 笔划2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FGG

    (1)(数)数目字:一~。

    (2)(数)序数;表顺序:第~。

    (3)(形)次等的:~把刀。

    (4)(形)两样:不~价。

    • 拼音láng,làng
    • 注音ㄌㄤˊ,ㄌㄤˋ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YVCB
    • 五行

    láng

    1.古代官名:侍~。员外~。

    2.对某种人的称呼:货~。放牛~。女~。

    3.女子称丈夫或情人:~君。情~。

    4.旧时称别人的儿子:大~。令~。

    5.姓。

    làng

    见〖屎壳郎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