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
拼音:shàn yǒu shàn bàoè yǒu è bào
注音:ㄕㄢˋ 一ㄡˇ ㄕㄢˋ ㄅㄠˋ,ㄜˋ 一ㄡˇ ㄜˋ ㄅㄠˋ
词性: 成语

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[ shàn yǒu shàn bào,è yǒu è bào ]

⒈  谓行善和作恶到头来都有报应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谓行善和作恶到头来都有报应。

《璎珞经·有行无行品》:“又问 目连 :‘何者是行报耶?’ 目连 白佛言:‘随其缘对,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。’”
元 无名氏 《来生债》第一折: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不是不报,时辰未到。”
《金瓶梅词话》第一回: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天网恢恢,疎而不漏。”
《十月》1981年第3期:“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那是早早晚晚的事。”

国语辞典

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[ shàn yǒu shàn bào è yǒu è bào ]

⒈  (谚语)​做好事会有好结果,做坏事会有坏结果。

元·无名氏《朱砂担·第二折》:「便好道:『善有善报,恶有恶报,天若不降严霜,松柏不如蒿草。』」

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shàn
  • 注音ㄕㄢˋ
  • 笔划12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UDUK
  • 五行

(1)(形)善良;慈善:~举|~事。

(2)(形)善行;善事:行~。

(3)(形)良好:~策|~本。

(4)(形)友好;和好:友~|亲~。

(5)(形)熟悉:面~。

(6)(形)办好;弄好:~后|~始~终。

(7)(形)擅长;长于:多谋~断。

(8)(形)好好地:~自保重。

(9)(形)容易;易于。

  • 拼音yǒu,yòu
  • 注音ㄧㄡˇ,ㄧㄡˋ
  • 笔划6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DEF
  • 五行

yǒu

1. 存在:有关。有方(得法)。有案可稽。有备无患。有目共睹。

2. 表示所属:他有一本书。

3. 表示发生、出现:有病。情况有变化。

4. 表示估量或比较:水有一丈多深。

5. 表示大、多:有学问。

6.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:有劳。有请。

7. 无定指,与“某”相近:有一天。

8. 词缀,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:有夏。有宋一代。

yòu

1. 古同“又”,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。

  • 拼音bào
  • 注音ㄅㄠˋ
  • 笔划7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RBCY
  • 五行

(1)(动)告诉:~名|~账。

(2)(动)回答:~友人书|~之以热烈的掌声。

(3)(动)报答;用实际行动表示感谢:~恩。

(4)(动)报复:~仇|~怨。

(5)(动)报应:现世~。

(6)(名)报纸:日~|机关~|登~|看~。

(7)(名)指某些刊物:画~|学~。

(8)(名)指用文字报道消息或发表意见的某些东西:喜~|海~|黑板~。

(9)(名)指电报:发~机|送~员。

  • 拼音è,wù,ě,wū
  • 注音ㄜˋ,ㄨˋ,ㄜˇ,ㄨ
  • 笔划10
  • 繁体惡、噁
  • 五笔GOGN
  • 五行

è

1. 不好:恶感。恶果。恶劣。恶名。丑恶。

2. 凶狠:恶霸。恶棍。险恶。凶恶。

3. 犯罪的事,极坏的行为:恶贯满盈。

1. 讨厌,憎恨,与“好(hào)”相对:可恶。厌恶。好(hào)恶。

ě

1. 〔恶心〕要呕吐的感觉;亦指对人和事的厌恶态度。

2. (噁)

1. 古同“乌”,疑问词,哪,何。

2. 文言叹词,表示惊讶:恶,是何言也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