督学使者
拼音:dū xué shǐ zhě
注音:ㄉㄨ ㄒㄩㄝˊ ㄕˇ ㄓㄜˇ

督学使者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学政的别称。明清派往各省督导教育行政及主持考试的专职官员。也称"督学"﹑"学使"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学政的别称。 明清派往各省督导教育行政及主持考试的专职官员。也称“督学”、“学使”。参见“督学”。

清戴名世《李太常案牍序》:“今夫督学使者,三年而一易其人,行部考校不过文义之优劣,而不暇及於其他。”
清刘大櫆《<朱东发诗>序》:“虽乡里之儿童从塾师学句读者,无不知有朱君。其受知於督学使者,盖屡冠其曹。”
清孙鼎臣《凌丰叔哀辞》:“自其为诸生,督学使者无不赏异之。”

网络解释:

督学使者

  • 1.学政的别称。明清派往各省督导教育行政及主持考试的专职官员。也称"督学"﹑"学使"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ㄉㄨ
    • 笔划1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HICH
    • 五行

    (动)监督指挥:~战。

    • 拼音xué
    • 注音ㄒㄩㄝˊ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IPBF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学习:~书法。

    (2)(动)模仿:鹦鹉~舌|~得很像。

    (3)(名)学问:博~|才疏~浅|治~。

    (4)(名)指学科:化~|数~|新~。

    (5)(名)学校:小~|大~。

    • 拼音shǐ
    • 注音ㄕˇ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使
    • 五笔WGKQ
    • 五行

    [ shǐ ]

    1. 用:使用。使劲。使役。使力。使钱。

    2. 派,差谴:使唤。使命。使女。

    3. 让,令,叫:迫使。

    4. 假若:假使。即使。

    5. 奉命办事的人:使者。大使。公使。使馆。

    • 拼音zhě
    • 注音ㄓㄜˇ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FTJF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助)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;或带有形容词或动词的词组后面;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:黄须~|卖柑~|符合标准~。

    (2)(助)用在某某工作、某某主义后面;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:文艺工作~|共产主义~。

    (3)(助)〈书〉用在“二、三、数”等数词后面;指上文所说的几件事物:二~必居其一|两~缺一不可。

    (4)(助)〈书〉用在词、词组、分句后面表示停顿:风~;空气流动而成。

    (5)(助)用在句尾表示命令语气(多见于早期白话):路上小心在意~!

    (6)(代)同“”(多见于早期白话):~番|~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