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卧不宁
拼音:zuò wò bù níng
注音:ㄗㄨㄛˋ ㄨㄛˋ ㄅㄨˋ ㄋ一ㄥˊ
词性: 成语

坐卧不宁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坐卧不宁zuòwò-bùníng

(1) 坐着躺着都不安宁。形容因忧愁恐惧而不安的样子

各事冗杂,亦难尽述,因此忙的凤姐茶饭无心,坐卧不宁。——《红楼梦》
be unable to sit down or sleep at ease; feel restless; be on tenterhooks

(2) 也作“坐卧不安”

一连数日,神思恍惚,坐卧不安。——《古今小说》

引证解释:

⒈ 同“坐卧不安”。

《水浒传》一〇二回:“实是腰肋疼痛,坐卧不寧,行走不动,非敢怠玩。望相公方便。”
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·十四件大事》:“那劣绅不知何日要戴高帽子,每日在家放心不下,坐卧不宁。”
许地山《慕》:“我看见那信,教我好几天坐卧不宁。”

国语词典:

形容焦急、烦躁,心神不定的样子。

如:「他车祸住院,他的父母担心得坐卧不宁。」

网络解释:

坐卧不宁

  • 坐卧不宁(zuò wò bù níng),是一个汉语成语,指人的情绪.意思是坐着躺着都不安宁,常形容心绪(xù)烦乱,又表示翻来覆去去难以入眠。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
  • 坐卧不宁的近反义词

    • 1、很晚了,还不见儿子回来,母亲有点坐卧不宁了。
    • 2、连着几天都没有他的消息,我心里七上八下,坐卧不宁
    • 3、这几天,他是烦躁不安,坐卧不宁,看来他心里一定有什么难言的事情。
    • 4、他开车撞人逃逸后,每天都坐卧不宁
    • 5、火车马上就要开了,你还没来,急得我五内如焚,坐卧不宁
    • 6、他遇到一些麻烦事,心里惴惴不安,坐卧不宁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zuò
    • 注音ㄗㄨㄛˋ
    • 笔划7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WWFF
    • 五行

    [ zuò ]

    1. 古人双膝跪地,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,这是其本义,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:席地而坐。坐待。坐垫。坐骨。坐化(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)。坐禅。坐功。坐骑。

    2. 乘,搭:坐车。坐船。

    3. 坚守,引申为常驻,不动:“楚人坐其北门,而覆诸山下”。坐庄。

    4.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:坐落。坐北朝南。

    5. 把锅、壶等放在火上:坐锅。

    6. 物体向后施压力:房顶往后坐。

    7. 介词,因,由于,为着:“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”。

    8. 副词(a.空,徒然,如“胡为坐自苦,吞悲仍抚膺”;b.无故,自然而然,如“如若此,则盐必坐长十倍”;c.遂,即将,如“寒英坐销落,何用慰远客”;d.深,如“感此伤妾心,坐愁红颜老”;e.正,恰好,如“西村渡口人烟晚,坐见渔舟两两归”)。

    9. 定罪:连坐。反坐。坐赃(犯贪赃罪)。

    10. 瓜果等植物结实:坐瓜。坐果。

    11. 同“座”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ㄨㄛˋ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AHNH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躺下:~倒|仰~。

    (2)(动)动物趴下。

    (3)(名)睡觉用的:~具|~室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ㄅㄨˋ,ㄈㄡˇ
    • 笔划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GII

    [ bù ]

    1. 副词。

    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    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    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    • 拼音níng,nìng
    • 注音ㄋㄧㄥˊ,ㄋㄧㄥˋ,ㄓㄨˋ
    • 笔划5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PSJ

    níng

    1. 平安,安定:宁静。宁谧。息事宁人。

    2. 已嫁的女子或在外子女回家省视父母:宁亲。归宁。

    3. 守父母之丧,丧假:“前博士弟子父母死,予宁三年”。

    4. 中国江苏省南京市的别称。

    5. 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简称。

    nìng

    1. 情愿:宁肯。宁死不屈。宁缺毋滥。

    2. 岂,难道:王侯将相宁有种乎?

    3. 语助,无实际意义:不宁唯是。

    4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