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年场
拼音:shào nián chǎng
注音:ㄕㄠˋ ㄋ一ㄢˊ ㄔㄤˇ

少年场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年轻人聚会的场所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年轻人聚会的场所。

《汉书·酷吏传·尹赏》:“长安中歌之曰:‘安所求子死?桓东少年场。生时谅不谨,枯骨后何葬?’”
北周庾信《结客少年场行》:“结客少年场,春风满路香。”
唐白居易《重阳席上赋白菊》:“满园花菊鬱金黄,中有孤丛色似霜。还似今朝歌酒席,白头翁入少年场。”
李光《友人刘竞生续学保定诗以送之》:“道路艰难阻且长,探丸击剑少年场。”

网络解释:

少年场

  • 少年场,典故名,典出《汉书》卷九十〈酷吏列传·尹赏〉。“安所求子死?桓东少年场。生时谅不谨,枯骨后何葬?”后遂用“少年场”年轻人聚会的场所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shǎo,shào
    • 注音ㄕㄠˇ,ㄕㄠˋ
    • 笔划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ITR

    shǎo

    1. 数量小的,与“多”相对:多少。少量。少许。

    2. 缺,不够:缺少。减少。

    3. 不经常:少有。少见。

    4. 短时间:少等。少候。少顷。

    5. 丢,遗失:屋里少了东西。

    6. 轻视:“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,如吾弗信,今我睹子之难穷也”。

    shào

    1. 年纪轻或年轻人:少年。少女。少壮(年轻力壮)。

    2. 古代辅佐长官的副职:少傅。少保。

    3. 次级的:少校。少将(jiàng)。

    4. 姓。

    • 拼音nián
    • 注音ㄋㄧㄢˊ
    • 笔划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RHFK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时间的单位;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。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;每四年有一个闰年;增加一日;有三百六十六日。

    (2)(名)每年的:~会|~鉴。

    (3)(名)岁数。

    (4)(名)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。

    (5)(名)时期;时代。

    (6)(名)一年中庄稼的收成。

    (7)(名)年节。

    (8)(名)有关年节的(用品)。

    (9)(名)(Nián)姓。

    • 拼音cháng,chǎng
    • 注音ㄔㄤˊ,ㄔㄤˇ
    • 笔划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FNRT

    cháng

    1. 平坦的空地,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:场院。

    2. 量词,指一事起迄的经过:下了一场雨。

    3. 集,市集:赶场。

    chǎng

    1. 处所,许多人聚集或活动的地方:场子。场地。场所。

    2. 量词,用于文娱体育活动:场次。

    3. 比赛地,舞台:上场。下场。粉墨登场。捧场。

    4. 戏剧作品和戏剧演出中因场景变化或人物上下场而划分的段落:三幕五场。

    5. 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:电场。磁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