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史
拼音:yǒng shǐ
注音:ㄩㄥˇ ㄕˇ

咏史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以史事为题材创作诗歌。

引证解释:

⒈ 以史事为题材创作诗歌。

《晋书·文苑传·袁宏》:“宏有逸才,文章絶美,曾为《咏史》诗,是其风情所寄。”
南朝梁锺嵘《诗品》卷上:“观其《咏史》,有感嘆之词。”
陈延杰注:“孟坚《咏史》诗,其辞甚质直,又加以咏嘆。此传体,为咏史正宗, 左太冲其变也。”

网络解释:

咏史 (词语)

  • 【词目】咏史
  • 【拼音】yǒng shǐ
    • 1、与白居易同岁的刘禹锡,同样成了咏史的高手。他的。余秋雨 
    • 2、古代有些咏史诗,喜用借题发挥的手法,多半在借古讽今。
    • 3、汇即兴、苦吟于一体,熔古风、绝句、律诗、竹枝词于一炉;集感物、述怀、读书、咏史、怀人、唱和于一册,上下古今,倒峡悬河,莫测津涯。
    • 4、而咏怀诗与咏史诗虽有交叉,却异大于同,是两种不同的诗歌类型。
    • 5、近年来,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,作为国粹的书法与诗词不达意重新受到重视。本书是作者从历年的咏史诗中择出九十六首用长锋的羊毫抄出。
    • 6、艺术方面,自由开放的“性灵”说理论体系,指导了他的诗歌创作,咏史诗与咏怀诗是他创作的主体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yǒng
    • 注音ㄩㄥˇ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KYNI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唱;依着一定的腔调缓慢的诵读

    (2)(动)用诗词等来叙述:~雪|~梅|~史。

    • 拼音shǐ
    • 注音ㄕˇ
    • 笔划5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KQI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历史:~学。

    (2)(名)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。

    (3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