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尹
拼音:èr yǐn
注音:ㄦˋ 一ㄣˇ

二尹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明清时对县丞或府同知的别称。

引证解释:

⒈ 明清时对县丞或府同知的别称。

《警世通言·赵春儿重旺曹家庄》:“﹝可成﹞初任是福建同安县二尹。”
严敦易校注:“二尹,县丞的别称,他是知县的副职,所以称为二尹。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:“一日,太学得选了闽中二尹,打点回家赴任。”
王古鲁注:“二尹, 明清时俗称同知官为二府,而职务则同知府事。二尹,即二府。”

网络解释:

二尹

  • 二尹:明 清 时对县丞或府同知的别称,明 清 时俗称同知官为二府,而职务则同知府事。二尹,即二府。”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èr
    • 注音ㄦˋ
    • 笔划2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FGG

    (1)(数)数目字:一~。

    (2)(数)序数;表顺序:第~。

    (3)(形)次等的:~把刀。

    (4)(形)两样:不~价。

    • 拼音yǐn
    • 注音ㄧㄣˇ
    • 笔划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VTE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治理:~《左传·定公四年》:「故周公相王室,以尹天下。」《文选·王俭·褚渊碑文》:「公之登太阶而尹天下,君子以为美谈。」

    (2)(名)古代行政区域长官的名称:~「师尹」|~「府尹」|~「京兆尹」。

    (3)(名)姓:~如宋代有尹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