伐异党同
拼音: | fá yì dǎng tóng |
注音: | ㄈㄚˊ 一ˋ ㄉㄤˇ ㄊㄨㄥˊ |
词性: | 成语 |
伐异党同的意思
词语解释:
谓联合观点或利益相同的人以攻击异己。
引证解释:
⒈ 谓联合观点或利益相同的人以攻击异己。 清彭绍升《南畇先生遗书后序》:“道之歧出不统久矣。参见“党同伐异”。
引宋之世, 朱与陆分涂; 明之世, 王与罗异辙,为其徒者,各峻城堑,操戈戟,伐异党同,至今而未已。”
王闿运《上巡抚恽侍郎书》:“晚近人士伐异党同。”
田北湖《论文章源流》:“周室文盛,儒家篤於本朝之治,而自树一帜……伐异党同,斯道中絶。”
国语词典:
结合同党,攻击异己。《明史.卷二二五.赵焕传》:「给事中李成名复劾焕伐异党同,焕遂称疾笃,坚不起。」也作「党同伐异」。
网络解释:
伐异党同
字义分解
- 拼音yì
- 注音ㄧˋ
- 笔划6
- 繁体异
- 五笔NAJ
- 五行土
(1)(形)有分别;不相同:~口同声|大同小~。
(2)(形)奇异;特别:~香|~闻。
(3)(形)惊奇;奇怪:惊~|深以为~。
(4)(形)另外的;别的:~日|~地。
(5)(形)分开:离~。
- 拼音dǎng
- 注音ㄉㄤˇ
- 笔划10
- 繁体黨
- 五笔IPKQ
- 五行火
(1)(名)政党:中国共产~。
(2)(名)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集团:结~营私。
(3)(动)偏袒:~同伐异。
(4)(名)旧指亲族:父~。
(5)(名)古代乡里组织:乡~。
(6)姓。
与伐异党同相关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