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公
拼音:shān gōng
注音:ㄕㄢ ㄍㄨㄥ

山公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·山涛的别称。

·山简,时人亦称山公

雄性山魈。

古代指代表山神受享祭的男子。

·赵璘《因话录•商上》:“﹝李约﹞又养一猿名山公,尝以之随逐。月夜泛金山,击铁鼓琴,猿必啸和。”后因以称猿猴为“山公”。

引证解释:

⒈ 晋山涛的别称。参见“山公启事”。

南朝宋颜延之《五君咏·阮始平》:“郭奕已心醉, 山公非虚覯。”
元辛文房《唐才子传·曹松》:“尤长启事,不减山公。”

⒉ 晋山简,时人亦称山公。简字季伦,山涛幼子,性嗜酒,镇守襄阳,常游高阳池,饮辄大醉。后世诗词中或用为作者自况,或借称嗜酒的朋友。

唐李白《秋浦歌》之七:“醉上山公马,寒歌宁戚牛。”
宋辛弃疾《乌夜啼》词:“江头醉倒山公,月明中。”
郁达夫《南天酒楼饯别映霞》诗之一:“山公大醉高阳夜,可是伤春为柳枝。”

⒊ 古代指代表山神受享祭的男子。

《后汉书·宋均传》“浚遒县有唐后二山,民共祠之,众巫遂取百姓男女以为公嫗” 唐李贤注:“以男为山公,以女为山嫗,犹祭之有尸主也。”

⒋ 后因以称猿猴为“山公”。后因以称猿猴为“山公”。

唐赵璘《因话录·商上》:“﹝李约﹞又养一猿名山公,尝以之随逐。月夜泛江登金山,击铁鼓琴,猿必啸和。”

⒌ 雄性山魈。参见“山丈”。

《太平广记》卷四二八引唐戴孚《广异记·斑子》:“山魈者, 岭南所在有之……雄者谓之山公,必求金钱;遇雌者谓之山姑,必求脂粉,与者能相护。”

山公的近反义词

近义词

  • 1、而中山公园则闹中取静,又将在原有的基础上新建大片的公共绿地,在不久的将来,中山公园商圈的绿化有望跃居中心城区之首。
  • 2、花博总部示,圆山公园区有大榕树倾倒,花海区有一棵大叶桉树树干断裂、三棵新植乔木倾倒,展馆四至五处漏水积水。
  • 3、本报讯“中山公园蚊母树的树叶上长满密密麻麻的疙瘩,看了令人发怵!”近日,汉网网友“铁烙金印”在网上发帖反映此事。
  • 4、前不久,本报报道的中山公园乒乓球桌出现“老弱病残”的现象引起清城区文体局的关注。
  • 5、港胞捐建南安诗山公园“三角亭”揭彩。
  • 6、在莲花山公园,道路两旁的路灯流光溢彩、五光十色,树上的彩灯光彩夺目,成群结队的人群又说又笑,一派热闹而欢乐的场景,刘卫华非常高兴。

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shān
  • 注音ㄕㄢ
  • 笔划3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MMMM
  • 五行

(1)(名)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高~。

(2)(名)形状像山的东西:冰~。

(3)(名)蚕蔟:蚕上~了。

(4)(名)指山墙:房~。

(5)(名)姓。

  • 拼音gōng
  • 注音ㄍㄨㄥ
  • 笔划4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WCU
  • 五行

(1)(形)属于国家或集体的(跟‘私’相对):~款|~物|~事公办。

(2)(形)共同的;大家承认的:~分母|~议|~约。

(3)(形)属于国际间的:~海|~制|~斤。

(4)(动)使公开:~布|~之于世。

(5)(形)公平;公正:~买~卖|大~无私|秉~办理。

(6)(名)公事;公务:办~|~余。

(7)(Gōnɡ)姓。

(8)(名)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:~爵|~侯|王~大臣。

(9)(名)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:诸~|张~。

(10)(名)丈夫的父亲;公公:~婆。

(11)(形)(禽兽)雄性的(跟‘母’相对):~羊|这只小鸡是~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