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| shàng zuò |
注音: | ㄕㄤˋ ㄗㄨㄛˋ |
上坐的意思
词语解释:
1.亦作"上座"。亦作"上座"。 2.受尊敬的席位。 3.佛教语。一寺之长,"三纲"之首。多由朝廷任命年高德劭者担任。
引证解释:
⒈ 亦作“上座”。 受尊敬的席位。
引《史记·孝武本纪》:“及五年脩封,则祠泰一、五帝於明堂上坐,令高皇帝祠坐对之。”
《汉书·高帝纪上》:“高祖因狎侮诸客,遂坐上坐,无所詘。”
颜师古注:“上坐,尊处也。”
唐韩愈《送穷文》:“主人於是垂头丧气,上手称谢,烧车与船,延之上座。”
洪深《申屠氏》第二本:“方蛟小人得志,愈加忘形,竟踞上坐。”
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四八:“祁老人的必定让客人坐上座, 祁老人的一会儿一让茶, 祁老人的谦恭与繁琐,都使富善先生满意。”
⒉ 佛教语。一寺之长,“三纲”之首。多由朝廷任命年高德劭者担任。
引南朝梁王僧孺《中寺碑》:“中寺者, 晋太元五年会稽王司马道子之所立也…… 天监十五年,上座僧慈等,更揆日缔架,赫然霞立。”
宋赞宁《大宋僧史略·杂任职员》:“古今立此位,皆取其年德干局者充之。 《高僧传》多云被勅为某寺上座是也。 道宜勅为西明寺上座,列寺主、维那之上。”
宋张耒《明道杂志》:“士人有双渐者,性滑稽,尝为县令,入僧寺中。主僧半酣矣,因前曰:‘长官可同饮三杯否?’ 渐怒,判云:‘谈何容易,邀下官同饮三杯;礼尚往来,请上坐独吃八棒。’竟笞遣之。”
⒊ 亦作“上座”。坐于上位;入席。
引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信(韩信 )拜礼毕,上座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十回:“你二位老人家请上坐,好受女儿女婿的礼。”
夏丏尊叶圣陶《文心》十九:“乐华成为一个被特别优待的客人,这个同学请他上座,那个同学给他斟茶,使他反而不很自在。”
曹禺《北京人》第一幕:“曾皓 :过节,大家叙一叙。请袁先生上坐,上坐,上坐。”
网络解释:
上坐
- 1、她如释重负地在椅子上坐了下来。
- 2、门廊里第三张有人的餐桌上坐着一对老夫妇,也在谈论山火的事。他们说话声音很响,像是邀人一起参加谈论,苏晨边上的男人马上加入了进去。
- 3、退休多年的老伯伯吃饭出来逛,也要到椅子上坐坐。
- 4、公路旁边一块大石头上坐着两个,他们在怡然自得的聊着天。
- 5、冬天早上坐公交车上班,人特别多,半路上来一妹子,肚子微突,咱本着雷锋精神,神速让座,让座后,两人相对笑笑,正觉得自己做了事时,妹子从微突肚里拿出一热水袋,热水袋,热水袋……
- 6、亿成往家走的时候,他爹就正在北边的那两孔窑洞,靠着他们家前窑的那孔,窑口窗前倒扣的石碓上坐着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shàng,shǎng
- 注音ㄕㄤˋ,ㄕㄤˇ
- 笔划3
- 繁体上
- 五笔HHGG
- 五行金
shàng
1. 位置在高处的,与“下”相对:楼上。上边。
2.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:上古。上卷。
3. 等级和质量高的:上等。上策。上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
4. 由低处到高处:上山。上车。上升。
5. 去,到:上街。
6. 向前进:冲上去。
7. 增加:上水。
8. 安装,连缀:上刺刀。上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
9. 涂:上药。
10.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:上课。上班。
11. 拧紧发条:上弦。
12. 登载,记:上账。
13. 用在名词后边,表示时间、处所、范围:晚上。桌上。组织上。
14. 用在动词后边,表示开始、继续、趋向、完成:爬上来。锁上。选上代表。
15.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:上年纪。
16.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“1”。
shǎng1. 〔上声〕汉语声调之一,普通话上声(第三声)。
- 拼音zuò
- 注音ㄗㄨㄛˋ
- 笔划7
- 繁体坐
- 五笔WWFF
- 五行金
1. 古人双膝跪地,把臀部靠在脚后跟上,这是其本义,后泛指以臀部着物而止息:席地而坐。坐待。坐垫。坐骨。坐化(佛教指和尚盘膝坐着死去)。坐禅。坐功。坐骑。
2. 乘,搭:坐车。坐船。
3. 坚守,引申为常驻,不动:“楚人坐其北门,而覆诸山下”。坐庄。
4. 建筑物的位置或背对着某一方向:坐落。坐北朝南。
5. 把锅、壶等放在火上:坐锅。
6. 物体向后施压力:房顶往后坐。
7. 介词,因,由于,为着:“停车坐爱枫林晚,霜叶红于二月花”。
8. 副词(a.空,徒然,如“胡为坐自苦,吞悲仍抚膺”;b.无故,自然而然,如“如若此,则盐必坐长十倍”;c.遂,即将,如“寒英坐销落,何用慰远客”;d.深,如“感此伤妾心,坐愁红颜老”;e.正,恰好,如“西村渡口人烟晚,坐见渔舟两两归”)。
9. 定罪:连坐。反坐。坐赃(犯贪赃罪)。
10. 瓜果等植物结实:坐瓜。坐果。
11. 同“座”。
与上坐相关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