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会
拼音:guān huì
注音:ㄍㄨㄢ ㄏㄨㄟˋ

官会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宋代发行的一种纸币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宋代发行的一种纸币。

宋洪迈《夷坚支志乙·荆南猴鼠》:“彼实有罪,愿贷其死!吾适有官会三千道谢汝……即於袖閒取楮币付民,民以无望之获,喜而从之。”
宋叶适《淮西论铁钱五事状》:“故江北自行铁钱之后,金银官会,无不高贵。”
宋周密《武林旧事·乾淳奉亲》:“﹝淳熙八年正月﹞太上亦命提举官于本宫支拨官会,照朝廷数目,发下临安府,支散贫民一次。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六:“看官你道住持偌大家私,况且金银体重,岂是一车载得尽的?不知宋时尽行官钞,又叫得‘纸币’,又叫得‘官会子’,一贯止是一张纸,就有十万贯,止是十万张纸,甚是轻便。”

网络解释:

官会

  • guān huì ㄍㄨㄢ ㄏㄨㄟˋ 官会
  • 官会镇官会镇位于项城市东南部,东至直河与沈丘县交界;南至汾河与傅集镇、新桥镇为邻;西与高寺镇、丁集镇接壤;北与王明口镇毗连。面积72.48平方千米,人口7.25万人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guān
    • 注音ㄍㄨㄢ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PNHN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、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;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。

    (2)(形)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:~办|~费。

    (3)(形)公共的;公用的:~大道|~厕所。

    (4)(Guān)姓。

    (5)(名)器官:五~|感~。

    • 拼音huì,kuài
    • 注音ㄏㄨㄟˋ,ㄎㄨㄞˋ
    • 笔划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WFCU
    • 五行

    huì

    1. 聚合,合在一起:会合。会审。会话。

    2. 多数人的集合或组成的团体:会议。开会。

    3. 城市,通常指行政中心:都(dū)会。省会。

    4. 彼此见面:会面。会见。

    5. 付钱:会账。会钞。

    6. 理解,领悟,懂:会心,体会。

    7. 能,善于:会游泳。会英语。

    8. 机会,时机,事情变化的一个时间:机会难得。

    9. 一定,应当:长风破浪会有时。

    10. 恰好,正好:会天大雨。

    11. 一小段时间:会会儿。

    kuài

    1. 总计:会计(①管理和计算财务的工作;②管理和计算财务的人)。

    2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