炮土之鼓
拼音:pào tǔ zhī gǔ
注音:ㄆㄠˋ ㄊㄨˇ ㄓ ㄍㄨˇ

炮土之鼓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瓦制的鼓。

引证解释:

⒈ 瓦制的鼓。

《周礼·秋官·壶琢氏》:“掌除水虫,以炮土之鼓殴之,以焚石投之。”
郑玄注:“炮土之鼓,瓦鼓也。”

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páo,bāo,pào
  • 注音ㄆㄠˊ,ㄅㄠ,ㄆㄠˋ
  • 笔划9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OQNN
  • 五行

páo

1. 烧:炮炙。炮烙(luò)。炮制。

bāo

1. 把物品放在器物上烘烤或焙:把湿衣服搁在热炕上炮干。

2. 一种烹调方法,在旺火上急炒:炮羊肉。

pào

1. 重型武器的一类,有迫击炮、高射炮、火箭炮等:炮兵。炮弹。

2. 爆竹:鞭炮。花炮。

3. 爆破土石等在凿的眼内装进炸药后称“炮”。

  • 拼音
  • 注音ㄊㄨˇ
  • 笔划3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FFFF
  • 五行

(1)(名)泥土;土壤

(2)(名)土地。

(3)(副)本地的;地方的:~特产|~俗。

(4)(名)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、产品、人员等:~方|~招儿。

(5)(形)不合潮流;不开通:~气。

(6)(名)未熬制的鸦片:烟~。

(7)姓。

  • 拼音zhī
  • 注音
  • 笔划3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PPPP
  • 五行

[ zhī ]

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
  • 拼音
  • 注音ㄍㄨˇ
  • 笔划13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FKUC
  • 五行

(1)(名)(~儿)打击乐器;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;中间空;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:铜~|手~|大~|花~。

(2)(名)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:石~|蛙~|耳~。

(3)(动)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;敲:~琴|~掌。

(4)(动)用风箱等扇(风):~风。

(5)(动)发动;振奋:~动|~励|~舞|~起勇气|~足干劲。

(6)(动)凸起;涨大:他~着嘴半天没出声|口袋装得~~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