僻王
拼音:pì wáng
注音:ㄆ一ˋ ㄨㄤˊ

僻王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邪僻不正的国君。

引证解释:

⒈ 邪僻不正的国君。

唐刘知几《史通·称谓》:“斯或承家之僻王,或亡国之庸主,不諡灵繆,为幸已多。”
《新唐书·马周传》:“臣歷观夏、商、周、汉之有天下,传祚相继,多者八百餘年,少者犹四五百年,皆积德累业,恩结於人,岂无僻王,赖先哲以免。”

网络解释:

僻王

  • 僻王,读音为pì wáng,是一个汉语词语,意思是邪僻不正的国君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ㄆㄧˋ
    • 笔划15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WNKU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形)偏僻:~巷。

    (2)(形)性情古怪;跟一般人合不来:怪~|孤~。

    (3)(形)不常用的(多指文字):冷~|生~。

    • 拼音wáng,wàng
    • 注音ㄨㄤˊ,ㄨㄤˋ
    • 笔划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GGGG

    wáng

    1.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,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:王国。王法。公子王孙。王朝(cháo)。

    2.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:王公。王侯。

    3.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:山大王。蜂王。王牌(桥牌中最大的牌;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)。

    4. 大:王父(祖父)。王母(祖母)。

    5. 姓。

    wàng

    1.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:王天下。王此大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