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| xíng zhǐ |
注音: | ㄒ一ㄥˊ ㄓˇ |
词性: | 名词 |
行止的意思
词语解释:
行止
(1) 行动的踪迹
(2)行动;活动
(3) 犹言一举一动
引证解释:
⒈ 行步止息,犹言动和定。
引《孟子·梁惠王下》:“行,或使之;止,或尼之。行止,非人所能也。”
《后汉书·吕布传》:“卓(董卓 )自知凶恣,每怀猜畏,行止常以布自卫。”
《隋书·南蛮传·真腊》:“其人行止皆持甲仗,若有征伐,因而用之。”
⒉ 偏指行动;活动。
引《列子·天瑞》:“天,积气耳,亡处亡气。若屈伸呼吸,终日在天中行止,奈何忧崩坠乎?”
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四十:“这些时犹烦唇齿。听严城鼓已三挝,六街中少人行止。”
⒊ 犹言一举一动。
引晋陶潜《祭程氏妹文》:“能正能和,惟友惟孝,行止中闺,可象可效。”
明陶宗仪《辍耕录·鬼爷爷》:“元统间, 杭州盐仓宋监纳者,尝客大都,求功名不遂,甚至穷窘,然颇慎行止,不敢非为。”
徐兴业《金瓯缺》第一章四:“东京人并非因为她( 李师师 )的性情乖张、行止独特,而是因为她也具有他们所能理解和接受的弱点才把她捧红的。”
⒋ 行踪。
引唐杜甫《奉送王信州崟北归》诗:“别离同雨散,行止各云浮。”
五代王定保《唐摭言·韦庄奏请追赠不及第人近代者》:“会有以瑨肃行止言者,二公因连骑造门,请见其子。”
巴金《新生》一:“我们特地请他来和你商量关于你以后的行止。”
⒌ 品行。
引《旧唐书·韦贯之传》:“同列以张仲素、段文昌进名为学士,贯之阻之,以行止未正,不宜在内庭。”
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五本第四折:“夫人,今日却知老僧説的是, 张生决不是那一等没行止的秀才。”
《醒世姻缘传》第二六回:“一个秀才叫是麻从吾,不要説那六府里边数他第一个没有行止,只怕古今以来的歪货,也只好是他第一了。”
国语词典:
前进和停止。
词语翻译
网络解释:
行止
- 1、坐姿如钟,必须稳重;站立如松,必须正直;容貌如镜,必须明净;行止如法,必和礼仪;视听如教,必能受益;思想如流,必然清澄。
- 2、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,化人无数,德披八方,儒家掌教端木敬德老爷子,到!
- 3、今风尘碌碌,一事无成,忽念及所历所有之英豪,一一细考较去,觉其行止见识,皆出于吾之上。
- 4、天地之子,莫出其长,所谓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。
- 5、半个月后又送走一批,至若羌城等候第二批的消息后才定行止。
- 6、我现在只是想跟在西门吹雪的左右,观察他的一言一行,揣摩着他的境界,高山仰止,景行行止……
字义分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