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注
拼音: | zhuàn zhù |
注音: | ㄓㄨㄢˋ ㄓㄨˋ |
传注的意思
词语解释:
亦作'传注'。
解释经籍的文字。
解释经籍的文字。
引证解释:
⒈ 亦作“传註”。解释经籍的文字。见“传注”。
引南朝梁刘勰《文心雕龙·论说》:“释经则与传注参体,……传者转师,注者主解。”
宋叶适《金坛县重建学记》:“古今之义理準焉,虽更燔灭坏乱,而传注终不能汩,异説终不能迷也。”
明唐顺之《叶包庵先生寿序》:“先生治《诗》且三十年,虽一以传註为宗,然训詁名物之外,往往能深探古人之精微而发之于文。”
清李渔《闲情偶记·辞曲》:“曲之有白,就文字论之,则犹经文之於传註。”
网络解释:
传注
字义分解
- 拼音chuán,zhuàn
- 注音ㄔㄨㄢˊ,ㄓㄨㄢˋ
- 笔划6
- 繁体傳
- 五笔WFNY
- 五行火
chuán
1. 转(zhuǎn )授,递:传递。传输。传戒。传统。言传身教。
2. 推广,散布:宣传。流传。传名。传奇(a.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;b.中国明、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;c.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)。
zhuàn1. 解说经义的文字:经传。《左传》。
2.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:小传。自传。纪传。传记。传略。树碑立传。
3.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:《水浒传》。
4.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,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:传舍(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