剥缺
拼音:bāo quē
注音:ㄅㄠ ㄑㄩㄝ

剥缺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剥落残缺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剥落残缺。

北魏郦道元《水经注·穀水》:“基前有碑,文字剥缺,不復可识。”
唐韩愈《黄陵庙碑》:“庭有石碑,断裂分散在地,其文剥缺。”
宋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后集·韦苏州》:“汉以后碑碣,石虽精好,然易剥缺。”

网络解释:

剥缺

  • 剥缺是汉语词语,拼音是bāo quē ,意思是剥落残缺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bāo,bō
    • 注音ㄅㄠ,ㄅㄛ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VIJH

    bāo

    1. 去掉外面的皮或其他东西:剥皮。剥花生。

    1. 义同(一),用于复合词:剥夺。剥削(xuē)。剥落。剥蚀。生吞活剥。

    • 拼音quē
    • 注音ㄑㄩㄝ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RMNW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缺乏;短少:~人|~肥|~水。

    (2)(动)残破;残缺:这本书~了两页。

    (3)(动)该到而未到:~勤|~席。

    (4)(动)旧时指官职的空额;也泛指一般职务的空额:出~|肥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