摹帖
拼音:mó tiē
注音:ㄇㄛˊ ㄊ一ㄝ

摹帖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描摹法帖。谓以薄纸覆字帖上依其笔画摹写。

引证解释:

⒈ 描摹法帖。谓以薄纸覆字帖上依其笔画摹写。

明杨慎《丹铅总录·字学·英光堂帖》:“余观岳珂《英光堂帖》有米元章临智永真草千文…… 珂跋其后云:摹、临两法不同。摹帖如梓人作室,梁櫨榱桷,虽具準绳,而缔创既成,气象自有工拙。”

国语词典:

将隐约可透视的纸覆于书画上,依其笔画而写,称为「摹帖」。

网络解释:

摹帖

  • 摹帖,是一个汉语词汇,拼音是mó tiē,意思是描摹法帖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ㄇㄛˊ
    • 笔划1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AJDR
    • 五行

    (动)照样子写或画;模仿:~本|~绘|~刻。

    • 拼音tiè,tiě,tiē
    • 注音ㄊㄧㄝˋ,ㄊㄧㄝˇ,ㄊㄧㄝ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MHHK
    • 五行

    tiè

    1. 学习写字时摹仿的样本:碑帖。字帖。画帖。

    tiě

    1. 便条:字帖儿。

    2. 邀请客人的纸片:帖子。请帖。

    3. 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:庚帖。换帖。

    4. 量词,用于配合起来的若干味汤药:一帖中药。

    tiē

    1. 妥适:妥帖。安帖。

    2. 顺从,驯服:服帖。俯首帖耳。

    3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