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索
拼音: | zǒu suǒ |
注音: | ㄗㄡˇ ㄙㄨㄛˇ |
走索的意思
词语解释:
走索
(1)走绳
英
引证解释:
⒈ 古代百戏之一。也称高絙、踏索、履索、走绳等。演员在绳索上表演各种动作。相传始于汉。参见“走钢丝”。
引《文选·张衡<西京赋>》:“跳丸剑之挥霍,走索上而相逢。”
薛综注:“索上长绳繫两头於梁,举其中央,两人各从一头上,交相度,所谓儛絙者也。”
明郎瑛《七修类稿·奇谑》:“张如期至其地,见妇走索於市中,唤之即下。”
清周锷《观绳伎诸戏》诗:“少焉更呈走索能,坐客羣起各翘企。”
国语词典:
一种古代的杂戏。演员在悬空的绳索上行走,并表演各种动作。
词语翻译
英语
- 1、“达瓦孜”一词借用波斯语“达尔巴里”,古时又称“走索”、“高原祭”、“踏软索”等。
- 2、毕业生主要面向各级各类杂技团、马戏团,从事蹬技、手技、顶技、踩技、口技、车技、爬竿、走索及马术、魔术、戏法、杂耍和驯兽等技艺表演作。
- 3、在经过哈勒山时,突然从草丛里闪出一个黑影,瞬间带走索拉米往山上逃窜。
- 4、“达瓦孜”一词,是借用波斯语“达尔巴里”,意思是高空走大绳表演,古时称为“走索”、“高原祭”、“踏软索”等。走索造句。
- 5、无非是些扛鼎走索,吞刀吐火之流,往来人等东一簇,西一堆,都立在地下看,不时哄然叫。
- 6、侠义儿郎,火厅走索,万仞险绝不辞苦;弱质素女,香魂若断,酣卧未知时日过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zǒu
- 注音ㄗㄡˇ
- 笔划7
- 繁体走
- 五笔FHU
- 五行金
(1)(动)跑
(2)(动)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
(3)(动)移动:挪动:挪动
(4)(动)离开;去:车刚~|把土抬~。
(5)(动)(亲友之间)来往:~娘家|~亲戚。
(6)(动)通过;由:~这个门出去。
(7)(动)漏出;泄露:~风|~漏|~气。
(8)(动)改变或失去原样:~味|~样|~色|~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