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瓢
拼音:shān piáo
注音:ㄕㄢ ㄆ一ㄠˊ

山瓢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山野中人所用的瓢。泛指粗陋的盛器或饮器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山野中人所用的瓢。泛指粗陋的盛器或饮器。

唐韦应物《寄释子良史酒》诗:“秋山僧冷病,聊寄三五杯。应泻山瓢里,还寄此瓢来。”
宋陆游《秋雨》诗:“书册频开闔,山瓢任浊清。”
明高启《秋日端居》诗:“巷辙人已断,山瓢仍屡虚。”

网络解释:

山瓢

  • 山瓢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shān piáo,是指山野中人所用的瓢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shān
    • 注音ㄕㄢ
    • 笔划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MMMM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:高~。

    (2)(名)形状像山的东西:冰~。

    (3)(名)蚕蔟:蚕上~了。

    (4)(名)指山墙:房~。

    (5)(名)姓。

    • 拼音piáo
    • 注音ㄆㄧㄠˊ
    • 笔划1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SFIY
    • 五行

    (名)(~儿)用来舀(yǎo)水或撮取面粉等的器具;一般是用剖开的匏瓜做的;也有用木头挖成的:~虫|~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