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取
拼音:wú qǔ
注音:ㄨˊ ㄑㄨˇ

无取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1.不取为己有。 2.不足取。

引证解释:

⒈ 不取为己有。

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可以取,可以无取,取伤廉。”
《东观汉记·张堪传》:“时述珍寳珠玉,委积无数, 堪録簿上官,秋毫无取。”

⒉ 不足取。

晋王谧《重答桓太尉书》:“自谓拟心宗辙,其理难尚,非谓礼拜之事,便为无取也。”
唐杜甫《湘江宴饯裴二端公赴道州》诗:“盛名富事业,无取媿高贤。”
浦起龙心解:“无取,谓一无足取。”
宋秦观《王俭论》:“大节丧矣,虽有一时之美,一日之长,足以夸污世而矫流俗,君子无取焉。”

网络解释:

无取

  • 无取,汉语词语,是指不取为己有的意思,语出《孟子·离娄下》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wú,mó
    • 注音ㄨˊ
    • 笔划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FQV

    1.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;不:无辜。无偿。无从(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)。无度。无端(无缘无故)。无方(不得法,与“有方”相对)。无非(只,不过)。无动于衷。无所适从。

    南无,也作“南谟”。佛教用语,常用于佛、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,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,含“归敬”、“敬礼”的意思。如:南无阿弥陀佛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ㄑㄩˇ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BCY
    • 五行

    (动)选取:~道|录~|可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