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口
拼音:yóu kǒu
注音:一ㄡˊ ㄎㄡˇ

游口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1.犹游民。 2.河道的泄洪口。

引证解释:

⒈ 犹游民。

《新唐书·萧定传》:“大历中,有司差天下刺史治最, 定与常州萧復、豪州张鎰为第一,而劭桑稼,均赋税,业徠游口,在鎰復右。”

⒉ 河道的泄洪口。

宋曾巩《本朝政要策·边防》:“遂自浮阳至乾寧之塞,补坏防,开游口三十有六, 瀛莫以通,作治之功自韩通。”
《资治通鉴·后周世宗显德六年》:“夏,四月,庚寅, 韩通奏自沧州治水道入契丹境,栅於乾寧军南,补坏防,开游口三十六,遂通瀛莫。”
胡三省注:“游口者,於水不至处开之,以备涨溢而洩游水也。”

网络解释:

游口

  • 游口,犹游民。出自《新唐书·萧定传》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yóu
    • 注音ㄧㄡˊ
    • 笔划12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IYTB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人或动物在水里行动

    (2)(动)从容地行走;闲逛:~逛|~街|~览|~乐|~历|~憩|~玩|~兴。

    (3)(动)〈书〉交游;来往。

    (4)(动)不固定的;经常移动的:~牧|~民|~击|~好|~刃有余|~手好闲|浮~|浪~|远~|云~。

    (5)(形)江河的一段:上~|中~|下~。

    (6)(Yóu)姓。

    • 拼音kǒu
    • 注音ㄎㄡˇ
    • 笔划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KKKK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;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。俗称嘴。

    (2)(名)(~儿)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~儿|碗~儿。

    (3)(名)(~儿)出入通过的地方:出~|入~|门~儿|胡同~儿。

    (4)(名)长城的关口;多用做地名;也泛指这些关口:~外|喜峰~|西~羊皮。

    (5)(名)(~儿)破裂的地方;大的豁口:伤~|衣服撕了个~儿。

    (6)(名)刀、剑、剪刀的刃:刀卷~了。

    (7)(名)驴马等的年龄:六岁~|这匹马~还年轻。

    (8)(量)表示人或动物的量:一家五~人|三~猪|一~钢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