巉削
拼音:chán xuē
注音:ㄔㄢˊ ㄒㄩㄝ

巉削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1.形容山势险峻陡峭。 2.形容才华出众。 3.形容诗文风格峭拔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形容山势险峻陡峭。

宋朱熹《云谷记》:“四隤皆巉削,下数百丈,使人眩视,悸不自保。”
明徐弘祖《徐霞客游记·滇游日记八》:“巩关俱在桥南,其北皆崖石巉削,无路可援。”
清林则徐《出嘉峪关感赋》:“天山巉削摩肩立,瀚海苍茫入望迷。”

⒉ 形容才华出众。

清龚自珍《张诗舲前辈游西山归索赠》诗:“等是才华不巉削,愿携康乐诵君诗。”

⒊ 形容诗文风格峭拔。

清施补华《岘佣说诗》二七:“大谢山水游览之作,极为巉削可喜。巉削可矫平熟,巉削却失浑厚。”

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chán
  • 注音ㄔㄢˊ
  • 笔划20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MQKY
  • 五行

(形)〈书〉山势高险:~峻|~岩。

    • 拼音xiāo,xuē
    • 注音ㄒㄧㄠ,ㄒㄩㄝ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IEJH
    • 五行

    xiāo

    1. 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。削苹果皮。削铅笔。

    2. 打乒乓球时用球拍平而略斜地击球:削球。

    xuē

    1. 义同削(xiāo),用于一些复合词:削铁如泥。削足适履。

    2. 减少;减弱:削减。削弱。

    3. 除去:削职为民 。

    4. 搜刮;掠取:剥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