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| hòu tiān |
注音: | ㄏㄡˋ ㄊ一ㄢ |
词性: | 形容词 |
后天的意思
词语解释:
后天
(1) 明天的明天
(2) 出生以后获得
引证解释:
⒈ 后于天时而行事。
引《易·乾》:“先天而天弗违,后天而奉天时。”
孔颖达疏:“后天而奉天时者,若在天时之后行事,能奉顺上天,是大人合天也。”
汉王充《论衡·初禀》:“如必须天有命,乃以从事,安得先天而后天乎?”
明李东阳《安平镇减水石坝记》:“不逆性以制物,不后天以违时。”
康有为《进呈<俄罗斯大彼得变政记>序》:“时者,寒暑裘葛,后天而奉天时,此先圣大声疾呼,以仁后王者耶?”
⒉ 指传说中黄帝所作之《易》。
引明杨慎《丹铅续录·三易》:“《周礼》:‘太卜掌三《易》之法。’ 干令升注云:‘…… 伏羲之《易》,小成为先天; 神农之《易》,中成为中天; 黄帝之《易》,大成为后天。’予按:邵康节之《易》先天、后天,其源出于此。今之读《易》者,知有先天、后天,而不知有中天。”
⒊ 谓后于天,极言长寿。后用为祝寿之词。
引晋王嘉《拾遗记·炎帝神农》:“时有流云洒液,是谓‘霞浆’,服之得道,后天而老。”
宋曾巩《进奉元丰元年同天节功德疏状》:“倾率土之欢心,祝后天之遐筭。”
⒋ 指清代皇子及诸王公读书的后殿。参见“三天”。
引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一:“世称上斋曰三天。盖由从前列圣每岁驻蹕澄怀园,诣王公即读书园庐,其地为殿三层,皆有世宗皇帝御书匾额,前曰‘前垂天貺’,谓之前天;中曰‘中天景物’,谓之中天;后曰‘后天不老’,谓之后天。统谓之‘三天’。”
⒌ 指人或动物离开母体后的生长时期。
引《医宗金鉴·删补名医方论一·参附汤》“治阴阳气血暴脱等证”注:“先身而生,谓之先天;后身而生,谓之后天。”
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四回:“只是他天生的那好动不好静的性儿,仗着后天这片心怎生扭得过先天的性儿去。”
叶圣陶《城中·前途》:“后天养成的克制工夫随即冒出头来,把一阵怒气压了下去。”
⒍ 谓时历稍后于实际时刻。
引《宋书·律历志中》:“自此以降,暨于秦汉,乃復以孟冬为岁首,闰为后九月,中节乖错,时月紕繆,加时后天,蚀不在朔,累载相袭,久而不革也。”
《新唐书·历志三上》:“杨伟採《乾象》为迟疾阴阳历,虽知加时后天,蚀不在朔,而未能有以更之也。”
《宋史·律历志七》:“旧历气节加时,后天半日。”
⒎ 指妇女再醮。
引明李东阳《祭李都宪母文》:“呜呼!恭人其贤乎!盖自后天以来,身奉巾櫛,以周施也。”
亦代指后夫。 明郎瑛《七修类稿·奇谑·三天》:“已嫁二夫,其夫復死,将再醮焉。士人耻之,有嘲一絶以戏之者,诗云:‘辞灵羹饭哭金钱,哭出先天与后天。明日洞房花烛夜,三天门下会神仙。’”
⒏ 明天的明天。
引鲁迅《两地书·致许广平一二八》:“明天拟往东城探听船期,晚则幼渔邀我夜饭;后天往北大讲演。”
⒐ 哲学名词。指来自经验和实践。
国语词典:
人出生后对身体的养护,及因环境、教养等而形成的性质。相对于先天而言。
词语翻译
网络解释:
后天
后天 (汉语词语)
- 1、除非有特殊情况,否则后天八点后必须准时到校集合。
- 2、他们父子间的感情是依靠寸积铢累的后天来培养的。
- 3、后天就考试,现在已经来不及全面准备了。
- 4、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,是可以通过后天努力获得的。
- 5、今天很残酷,明天很残酷,后天很美,但是绝大多数人死在明天晚上,见不到后天的太阳。
- 6、指出他真正的优点,然后鼓励他坚持,昨天明天都很灰暗,后天很美,坚持到后天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hòu
- 注音ㄏㄡˋ
- 笔划6
- 繁体後
- 五笔RGKD
- 五行水
1.方位词。在背面的(指空间,跟“前”相对):~门。村前村~。
2.方位词。未来的;较晚的(指时间,跟“前、先”相对):~天。日~。~辈。先来~到。
3.方位词。次序靠近末尾的(跟“前、先”相对):~排。~十五名。
4.后代的人,指子孙等:无~。
5.君主的妻子:皇~。~妃。
6.古代称君主:商之先~。
7.姓。
与后天相关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