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踞龙盘
拼音: | hǔ jù lóng pán |
注音: | ㄏㄨˇ ㄐㄨˋ ㄌㄨㄥˊ ㄆㄢˊ |
词性: | 成语 |
虎踞龙盘的意思
词语解释:
虎踞龙盘
(1) 形容地势险要,易守难攻。通常指帝都而言。亦专指南京
英
引证解释:
⒈ 亦作“虎据龙蟠”。亦作“虎踞龙蟠”。形容地势极峻峭险要。
引北周庾信《哀江南赋》:“昔之虎据龙蟠,加以黄旂紫气;莫不随狐兔而窟穴,与风尘而殄悴。”
唐雍陶《河阴新城》诗:“高城新筑压长川,虎踞龙盘气色全。”
宋辛弃疾《念奴娇·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》词:“虎踞龙蟠何处是?只有兴亡满目。”
清倪瑞璿《金陵怀古》诗:“石头天险壮层城,虎踞龙蟠旧有名。”
毛泽东《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》诗:“虎踞龙盘今胜昔,天翻地覆慨而慷。”
国语词典:
形容地势雄伟险要。参见「龙盘虎踞」条。
网络解释:
虎踞龙盘
虎踞龙盘 (汉语词语)
- 1、江西四百年后,有地名曰西水,虎踞龙盘,水绕山环。
- 2、南京背负钟山,面临大江,形势险要,自古被称为虎踞龙盘之地。
- 3、虎踞龙盘是一个成语。
- 4、城主府密室里,一个身穿蟒袍玉带头戴七星冠的男子虎踞龙盘在座位上。
- 5、金陵——虎踞龙盘的灵气之地,人们一如往常的生活。
- 6、城内鱼龙混杂,各方势力虎踞龙盘,无身价背景之人莫要轻涉其中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hǔ
- 注音ㄏㄨˇ
- 笔划8
- 繁体虎
- 五笔HAMV
1. 哺乳动物,毛黄褐色,有黑色条纹,性凶猛,力大。骨和血及内脏均可入药(通称“老虎”):虎口(a.喻危险境地;b.手上拇指和食指相交的地方)。虎穴(喻危险境地)。虎符(古代调兵的凭证,用铜铸成虎形,分两半)。虎狼(喻凶残的人)。虎头蛇尾。虎踞龙盘。龙腾虎跃。
2. 勇猛、威武:虎将。虎势。虎劲。虎威。虎虎。虎气。
3. 古同“唬”,威吓。
4. 古同“琥”,琥珀。
- 拼音lóng
- 注音ㄌㄨㄥˊ
- 笔划5
- 繁体龍
- 五笔DXV
- 五行火
(1)(名)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;能兴云降雨。
(2)(名)封建时代作为帝王的象征;也把龙字用在帝王使用的东西上。
(3)(名)生物学上指古代一些巨大的爬行动物;如恐龙、翼手龙等。
(4)(名)(Lónɡ)姓。
与虎踞龙盘相关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