洒如
拼音:sǎ rú
注音:ㄙㄚˇ ㄖㄨˊ

洒如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潇洒飘逸貌。

引证解释:

⒈ 洒脱不羁的样子。洒,一本作“洒”。

清陈康祺《郎潜纪闻》卷十:“﹝博晰斋﹞晚年頽放,布衫草笠,溷迹长安,僧舍酒楼,醉輒题咏,洒如也。”
潇洒飘逸貌。 清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真生》:“长安士人贾士龙,偶过邻巷,见一客,风度洒如。”

⒉ 肃敬貌。

《礼记·玉藻》:“君子之饮酒也,受一爵而色洒如也。”
郑玄注:“洒如,肃敬貌。”

国语词典:

肃敬的样子。

网络解释:

洒如

  • 洒如是一个汉语词语,读音是sǎ rú,是指潇洒飘逸貌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sǎ,xǐ
    • 注音ㄙㄚˇ,ㄒㄧˇ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ISG
    • 五行

    1. 使水或其他东西分散地落下:洒水。洒扫。洒泪。

    2. 东西散落:粮食洒了。

    3. 姓。

    1. 古同“洗”,洗涤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ㄖㄨˊ
    • 笔划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VKG
    • 五行

    [ rú ]

    1. 依照顺从:如愿。如意。如法炮制。

    2. 像,相似,同什么一样:如此。如是。如同。如故。如初。游人如织。

    3. 比得上,及:百闻不如一见。自叹弗如。

    4. 到,往:如厕。

    5. 假若,假设:如果。如若。假如。

    6. 奈,怎么:如何。不能正其身,如正人何?

    7. 与,和:“公如大夫入”。

    8. 或者:“方六七十,如五六十”。

    9. 用在形容词后,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:突如其来。

    10. 表示举例:例如。

    11. 应当:“若知不能,则如无出”。

    12. 〔如月〕农历二月的别称。

    13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