佶屈聱口
拼音:jí qū áo kǒu

佶屈聱口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《王阳明礼赞》

【名称】佶屈聱口【拼音】jí qū áo kǒu【解释】佶屈:曲折、不通顺;聱口:不顺口。形容文句艰涩,不通顺畅达。【出处】郭沫若《王阳明礼赞》:“佶屈聱口的古书在青年实在不易理解,只徒糜费时日。”【事例】“~~的古书在青年实在不易理解,只徒糜费时日。”《王阳明礼赞》:“【用法】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用于书面语

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
  • 注音ㄐㄧˊ
  • 笔划8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WFKG
  • 五行

壮健的样子。

  • 拼音
  • 注音ㄑㄩ
  • 笔划8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NBMK
  • 五行

1.  使弯曲,与“伸”相对:屈曲()。屈折。屈膝。屈伸(弯曲和伸直,引申为失意和得意)。首屈一指。卑躬屈膝。

2.  低头,降服:屈服。屈从。威武不屈。

3.  冤枉,叫人不痛快:冤屈。委屈。屈辱。屈才。屈就(受委屈而担任某种职务,常用于请人任职的客套话)。屈驾。屈己待人。

4.  理亏:屈心(亏心,昧心)。理屈词穷。

5.  姓。

  • 拼音áo
  • 注音ㄠˊ
  • 笔划16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GQTB
  • 五行

(形)话不顺耳。

  • 拼音kǒu
  • 注音ㄎㄡˇ
  • 笔划3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KKKK
  • 五行

(1)(名)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;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。俗称嘴。

(2)(名)(~儿)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~儿|碗~儿。

(3)(名)(~儿)出入通过的地方:出~|入~|门~儿|胡同~儿。

(4)(名)长城的关口;多用做地名;也泛指这些关口:~外|喜峰~|西~羊皮。

(5)(名)(~儿)破裂的地方;大的豁口:伤~|衣服撕了个~儿。

(6)(名)刀、剑、剪刀的刃:刀卷~了。

(7)(名)驴马等的年龄:六岁~|这匹马~还年轻。

(8)(量)表示人或动物的量:一家五~人|三~猪|一~钢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