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相
拼音:wáng xiàng
注音:ㄨㄤˊ ㄒ一ㄤ

王相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诸侯王之相。
星座名。即王良。

引证解释:

⒈ 诸侯王之相。

三国魏王肃《诸王国相宜为国王服斩缞议》:“王则国家所以封,王相则国家使为王臣,但王不与理人之事耳。”

⒉ 星座名。即王良。参见“王良”。

《韩非子·饰邪》:“此非丰隆、五行、太一、王相、摄提、六神、五括、天河、殷抢、岁星非数年在西也。”
梁启雄解引尹桐阳曰:“王相,王良也。”

⒊ 阴阳家以王(旺盛)、相(强壮)、胎(孕育)、没(没落)、死(死亡)、囚(禁锢)、废(废弃)、休(休退)八字与五行、四时、八卦等递相配搭,以表示事物的消长更迭。五行用事者为王,王所生为相,表示物得其时。

汉王充《论衡·难岁》:“立春,艮王、震相、巽胎、离没、坤死、兑囚、乾废、坎休。王之冲死,相之冲囚,王相冲位,有死囚之气。”
汉王符《潜夫论·梦列》:“风雨寒暑谓之感,五行王相谓之时……故审其徵候,内考情意,外考王相,即吉凶之符,善恶之效,庶可见也。”
汪继培笺:“《五行大义》云:五行体休王者,春则木王,火相,水休,金囚,土死;夏则火王,土相,木休,水囚,金死;六月则土王,金相,火休,木囚,水死;秋则金王,水相,土休,火囚,木死;冬则水王,木相,金休,土囚,火死。”
南朝陈徐陵《报德寺刹下铭》:“观其山川形势,王相徵图,瞻拜高峦,宛如前梦。”
唐白居易《咏家酝十韵》:“井泉王相资重九,麴蘖精灵用上寅。”
清梅曾亮《书李林孙事》:“土鋆与言,言形势王相,用兵奇正之道,皆不省。”
王文濡等音注:“王相,阴阳家语。一作‘旺相’……俗以得时为旺相,失时为休囚。”

网络解释:

王相 (词语解释)

  • 王相,拼音wáng xiàng,出自三国 魏 王肃 《诸王国相宜为国王服斩缞议》
    • 1、我们大峡谷之行的第一站啊就是王相岩景区。
    • 2、因领了三方人马、弓上弦,刀出鞘,金鼓喧天,旌旗蔽日,直至越州城下,叫人传言,请董大王相见。
    • 3、王杀王,谓诸王相并。洪水滔天,谓天王。
    • 4、又独以玉,作为历代帝王相传之印玺,所以叫“传国玉玺”,又称“传国玺”。
    • 5、华为产物设计团队主管王相炯指出。
    • 6、这颗夜明珠还有特别之处,只要是有帝王相的人拥有它,到了傍晚,会放出奇光异彩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wáng,wàng
    • 注音ㄨㄤˊ,ㄨㄤˋ
    • 笔划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GGGG

    wáng

    1. 古代一国君主的称号,现代有些国家仍用这种称号:王国。王法。公子王孙。王朝(cháo)。

    2. 中国古代皇帝以下的最高爵位:王公。王侯。

    3. 一族或一类中的首领:山大王。蜂王。王牌(桥牌中最大的牌;喻最有力的人物或手段)。

    4. 大:王父(祖父)。王母(祖母)。

    5. 姓。

    wàng

    1. 古代指统治者谓以仁义取得天下:王天下。王此大邦。

    • 拼音xiāng,xiàng
    • 注音ㄒㄧㄤ,ㄒㄧㄤˋ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SHG
    • 五行

    xiāng

    1. 交互,行为动作由双方来:互相。相等。相同。相识。相传(chuán )。相符。相继。相间(jiàn )。相形见绌。相得益彰(两者互相配合,更加显出双方的长处)。

    2. 动作由一方来而有一定对象的:相信。相烦。相问。

    3. 亲自看(是否中意):相亲。相中(zhòng)。

    4. 姓。

    xiàng

    1. 容貌,样子:相貌。照相。凶相。可怜相。

    2. 物体的外观:月相。金相。

    3. 察看,判断:相面。相术(指观察相貌,预言命运好坏的方术)。

    4. 辅助,亦指辅佐的人,古代特指最高的官:辅相。宰相。首相。

    5. 某些国家的官名,相当于中央政府的部长。

    6. 交流电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。

    7. 同一物质的某种物理、化学状态:相态。水蒸气、水、冰是三个相。

    8. 作正弦变化的物理量,在某一时刻(或某一位置)的状态可用一个数值来确定,这种数值称“相位”。亦称“相角”。

    9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