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周
拼音: | shāng zhōu |
注音: | ㄕㄤ ㄓㄡ |
商周的意思
词语解释:
《左传.桓公十一年》:"师克在和,不在众。商周之不敌,君之所闻也。"后用"商周"比喻两者难以匹敌。
引证解释:
⒈ 《左传·桓公十一年》:“师克在和,不在众。
引商周之不敌,君之所闻也。”
后用“商周”比喻两者难以匹敌。 南朝梁锺嵘《诗品》卷下:“惠休淫靡,情过其才,世遂匹之鲍照,恐商周矣!”
网络解释:
商周
- 1、始于商周、盛于春秋的冶炼业,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中日精月进。
- 2、“礼”最初带有宗教色彩,经过夏商周三代,“礼”完成了向伦理范畴的转变。
- 3、本文旨在通过对作册职官的考察,就商周之际的文化递嬗问题作一次试探。
- 4、自夏商周三代以降,各类烹调法早已分得很细,培养着中国人的精致味蕾。
- 5、蒲江境内穿井鼓盐历史悠久,早在商周时期,古代先民就开始利用自然盐泉,至西汉时已开凿出数量众多的大口径盐井。
- 6、他们簇拥在从乡下来的虫商周围,一边掀开汤罐头大小的圆筒的盖子检视每只蟋蟀的腿脚和大颚,一边讨价还价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shāng
- 注音ㄕㄤ
- 笔划11
- 繁体商
- 五笔UMWK
- 五行金
1. 两个以上的人在一起计划、讨论:商量。商讨。商议。商定。商榷。商酌(商量斟酌)。相商。磋商。洽商。协商。
2. 买卖,生意:商业。商店。商界。商品。商标。
3. 古指行商(坐商为“贾”,后泛指做买卖的人,亦用以指从事私营工商业的人):商人。商贩。商贾(
)(商人)。商旅。4. 数学上指除法运算中的得数:商数。
5. 中国朝代名:商代。
6. 中国古代五音之一,相当于简谱“2”。
7. 星名,二十八宿之一,即“心宿”。
8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