修举
拼音: | xiū jǔ |
注音: | ㄒ一ㄡ ㄐㄨˇ |
修举的意思
词语解释:
兴复;恢复。
推行。
举办;举行。
谓事务处理及时﹑得当。
推行。
举办;举行。
谓事务处理及时﹑得当。
引证解释:
⒈ 兴复;恢复。
引宋范仲淹《奏乞两府兼判》:“至岁终,具礼乐有所损益,或废坠有所修举,画一进呈。”
《明史·叶昇传》:“在镇六年,边备修举,外寇不敢犯。”
⒉ 推行。
引宋王安石《上富相公书》:“某不肖,当朝廷选用才能、修举法度之时,不以罪废而蒙器使,此其幸固已多矣。”
⒊ 举办;举行。
引明张居正《乞崇圣学以隆圣治疏》:“今一应大典礼,俱已次第修举。”
⒋ 谓事务处理及时、得当。
引《旧唐书·李渤传》:“少府监裴通,职事修举,合考上中。”
网络解释:
修举
字义分解
- 拼音xiū
- 注音ㄒㄧㄡ
- 笔划9
- 繁体修
- 五笔WHTE
- 五行金
1. 装饰,使完美:修饰。修辞。装修。
2. 整治,恢复完美:修复。修治。修缮(修理)。修浚(修理疏通)。修好。修明(古代指政治清明)。
3. 剪或削:修剪。
4. 兴建,建造:修建。修筑。
5. 编纂,撰写:修书。修史。修纂。
6. (学问,品行方面)钻研、学习、锻炼:修学。修业。修养。
7. 长(
),高:修长。8. 信奉宗教的人虔诚地学习教义,并付诸行动:修行。修女。
9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