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封
拼音:yī fēng
注音:一 ㄈㄥ
词性: 数量词

一封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古以十万平方里为“一封”。

指单峰(驼)。

表数量。用于书信等封缄之物。

引证解释:

⒈ 古以十万平方里为“一封”。

《梁书·刑法志》:“地方一里为井,井十为通,通十为成,成方十里;成十为终,终十为同,同方百里;同十为封,封十为畿。畿方千里……一封三百一十六里,提封十万井,定出赋六万四千井,戎马四千匹,兵车千乘,此诸侯之大者也。”

⒉ 指单峰(驼)。

《汉书·西域传下·大月氏国》:“出一封橐驼。”
颜师古注:“脊上有一封也。封言其隆高,若封土也。”

⒊ 表数量。用于书信等封缄之物。

唐王昌龄《别李浦之京》诗:“小弟隣庄尚渔猎,一封书寄数行啼。”
《京本通俗小说·错斩崔宁》:“少不得修了一封家书,差人接取家眷入京。”
金董解元《西厢记诸宫调》卷四:“纸窗儿前,照臺儿后,一封儿小简,掉在纤纤手。”
《儒林外史》第一回:“这一回小婿再去,託敝亲家写一封字来。”

网络解释:

一封

  • 一封是汉语词汇,读音yī fēng,解释为单峰驼或数量。
    • 1、在柜子和墙壁的夹缝间有一封信纸发黄的信。
    • 2、他口口声声说爱我,可是他连一封信也不给我写。
    • 3、你不辞辛苦地写一封私人的倍感亲切的信。
    • 4、彻夜写一封纪念的信,然后在天亮之后郑重其事地寄出。
    • 5、我们几个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家后,他的父母千恩万谢,第二天还送来了一封感谢信呢。
    • 6、你明明知道你的朋友要你寄点钱给他时,却只肯寄给他一封充满了安慰和鼓励的信,还告诉他自力更生是件多么高贵的事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
    • 笔划1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GGLL

    (1)(数)数目;最小的正整数。

    (2)(形)同一:~视同仁|咱们是~家人|咱们~路走|这不是~码事。

    (3)(形)另一:番茄~名西红柿。

    (4)(形)全;满:~冬|~生|~路平安|~屋子人|~身的汗。

    (5)(形)专一:~心~意。

    (6)(副)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;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

    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~歇|笑~笑。

    b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:歇~歇|笑~笑。

    c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。

    (7)(副)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;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结果):~跳跳了过去|~脚把它踢开。

    (8)(副)一旦;一经:~失足成千古恨。

    (9)(助)〈书〉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:~何速也|为害之甚;~至于此!

    (10)(名)初次,第一次。

    • 拼音fēng
    • 注音ㄈㄥ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FFFY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封闭;封起来

    (2)(动)古时帝王把爵位(有时连土地)或称号赐给臣子:~王|分~诸侯。

    (3)(~儿)用来封东西的纸包或纸袋封套的东西:信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