舳舻
拼音: | zhú lú |
注音: | ㄓㄨˊ ㄌㄨˊ |
舳舻的意思
词语解释:
舳舻
(1) 船头和船尾的合称
英
(2) 泛指船只
英
(3) 指首尾衔接的船只
英
引证解释:
⒈ 船头和船尾的并称。多泛指前后首尾相接的船。
引《汉书·武帝纪》:“自寻阳浮江,亲射蛟江中,获之。舳艫千里,薄樅阳而出。”
颜师古注引李斐曰:“舳,船后持柂处也。艫,船前头刺櫂处也。言其船多,前后相衔,千里不絶也。”
晋郭璞《江赋》:“舳艫相属,万里连檣。”
明梁辰鱼《浣纱记·谋吴》:“江檣輳舳艫,海雉环楼櫓。”
国语词典:
船尾和船头,泛指船舰。《文选.郭璞.江赋》:「舳舻相属,万里连樯。」清.邓廷桢〈水龙吟.关河冻合梨云〉词:「却忆蛟台往事,耀弓刀舳舻天际。」也作「轴舻」。
网络解释:
舳舻
- 1、舳舻相接二百余里,照耀川陆,骑兵翊两岸而行,旌旗蔽野。
- 2、方其破荆州,下江陵,顺流而东也,舳舻千里,旌旗蔽空,酾酒临江,横槊赋诗,固一世之雄也,而今安在哉?
- 3、旌飘旄舞盔甲亮,舳舻相继戈如墙;江海愿作青史册,记取华夏儿郎。
- 4、那舳舻簸荡,乱杂杂的拥挤不开;阿珠却麾着战舰,横冲直撞,杀将过来。
- 5、舳舻千里传赤壁,此日江中行画鹢。
- 6、其明年为恭宗皇帝德祐元年,似道上表出师,旌旗蔽天,舳舻千里,水陆并进。
字义分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