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锷
拼音:cài è
注音:ㄘㄞˋ ㄜˋ

蔡锷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⒈  近代军事家。字松坡,湖南邵阳人。师从梁启超。曾留学日本士官学校。后任云南新军协统。武昌起义时,在昆明举兵响应,任云南军政府都督。后被袁世凯调入北京,暗加监视。1915年与梁启超策划反袁,潜回云南组织护国军讨袁。袁世凯死后,任四川督军兼省长。后因病赴日本就医,不治逝世。有《蔡锷集》。

  • 1、蔡锷等讨论国体发生之时,曾纠合在京高级军官,首先署名,主张君主立宪,嗣经请假出洋就医,何以潜赴云南,诪张为幻,反复之尤,当不至此。
  • 2、就连拖赖不给护国军发饷的唐继尧也承认,蔡锷“身后萧条,不名一钱,老幼茕茕,言之心痛”。
  • 3、在云南,李烈钧与蔡锷、唐继尧发动了著名的护国战争,蔡锷率第一军出兵四川;李烈钧率第二军进军两广;唐继尧率第三军镇守云南,最终推翻了洪宪帝制。
  • 4、与伍卫国相比,刘松仁饰演的蔡锷略显老态。
  • 5、当袁就护国军反对帝制征询各地大员意见时,阎指斥唐继尧等为“不忠不义不仁不智”之徒,恳请皇帝“褫革唐继尧、任可澄、蔡锷等官职荣典,宣示罪状”。
  • 6、蔡锷抱病奋斗,舍己为国,在困境中奋起,在胜利中永诀,自然令后人感佩景仰不已。

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cài
  • 注音ㄘㄞˋ
  • 笔划14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AWFI
  • 五行

姓。

  • 拼音è
  • 注音ㄜˋ
  • 笔划14
  • 繁体
  • 五笔QKKN
  • 五行

(名)刀剑的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