无辞
拼音: | wú cí |
注音: | ㄨˊ ㄘˊ |
无辞的意思
词语解释:
1.不辞让;不推辞。 2.没有言辞;没有口实。
引证解释:
⒈ 不辞让;不推辞。
引《礼记·哀公问》:“固臣敢无辞而对。”
郑玄注:“辞,让也。”
宋苏轼《再游径山》诗:“此生更得几回来,从今有暇无辞数。”
⒉ 没有言辞;没有口实。
引汉董仲舒《春秋繁露·竹林》:“其书战伐,甚谨;其恶战伐,无辞。何也?”
宋梅尧臣《鬼火后赋》:“客惭忸无辞而起,余方掩乎衡门。”
叶圣陶《穷愁》:“﹝博徒﹞投其博具於地,意欲令无见,则无辞可以加罪。”
网络解释:
无辞
字义分解
- 拼音wú,mó
- 注音ㄨˊ
- 笔划4
- 繁体無
- 五笔FQV
wú
1.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;不:无辜。无偿。无从(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)。无度。无端(无缘无故)。无方(不得法,与“有方”相对)。无非(只,不过)。无动于衷。无所适从。
mó南无,也作“南谟”。佛教用语,常用于佛、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,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,含“归敬”、“敬礼”的意思。如:南无阿弥陀佛。
与无辞相关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