谐臣
拼音:xié chén
注音:ㄒ一ㄝˊ ㄔㄣˊ

谐臣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指乐工。

引证解释:

⒈ 指乐工。

《新唐书·元结传》:“谐臣顐官,怡愉天颜。”
清叶名沣《桥西杂记·黄忠端公书<孝经>册》:“如此,则素相素臣,皆无復七世观德之事,谐臣媚子,久据有明德啟免之长矣。”
清厉荃《事物异名录·品术·乐工》:“谐臣,諢官。 《唐书》:乐工曰谐臣、諢官。”

国语词典:

宫中取悦君主的弄臣。

网络解释:

谐臣

  • 谐臣是汉语词语,解释为乐工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xié
    • 注音ㄒㄧㄝˊ
    • 笔划11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YXXR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形)和谐:~音|~调。

    (2)(动)(事情)商量好;办妥(多指跟别人打交道的事情):事~之后;就可动身。

    (3)(形)诙谐:~戏|亦庄亦~。

    • 拼音chén
    • 注音ㄔㄣˊ
    • 笔划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AHNH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君主时代的官吏;有时也包括百姓:君~。

    (2)(名)官吏对皇帝上书或说话时的自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