襄样节度
拼音: | xiāng yàng jié dù |
注音: | ㄒ一ㄤ 一ㄤˋ ㄐ一ㄝˊ ㄉㄨˋ |
襄样节度的意思
词语解释:
1.唐时人对暴虐不法节度使的谑称。襄样,襄州式样。
引证解释:
⒈ 唐时人对暴虐不法节度使的谑称。 襄样, 襄州式样。
引唐李肇《唐国史补》卷中:“襄州人善为漆器,天下取法,谓之襄样。及于司空頔为帅,多酷暴, 郑元镇河中,亦虐、远近呼为‘ 襄样节度’。”
网络解释:
襄样节度
字义分解
- 拼音xiāng
- 注音ㄒㄧㄤ
- 笔划17
- 繁体襄
- 五笔YKKE
- 五行火
1. 帮助,辅佐:襄办。襄理。襄助。襄赞(赞助)。
2. 完成,相助而成:“葬定公,雨,不克襄事”。
3. 冲上:襄陵。
4. 上举,昂起:“臣闻交龙襄首奋翼”。
5. 高:“襄岸夷涂。”
6. 古同“攘”,扫除。
7. 姓。
- 拼音yàng
- 注音ㄧㄤˋ
- 笔划10
- 繁体樣
- 五笔SUDH
- 五行木
(1)(名)形状;模样;样子:~式|模~|图~。
(2)(名)样子:两年未见;他还是老~子。
(3)(名)样子:~品|~本|货~。
(4)(量)表示事物的种类:四~儿点心。
- 拼音jié,jiē
- 注音ㄐㄧㄝˊ,ㄐㄧㄝ
- 笔划5
- 繁体節
- 五笔ABJ
- 五行金
jié
1.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:竹节。节外生枝。
2.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:关节。两节车厢。
3. 段落,事项:节节(一段一段地,逐步)。节目。
4.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,每段开始的名称:节气。节令。
5.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:节日。
6. 礼度:礼节。
7.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:节奏。节拍。节律。
8. 操守:节操。晚节。变节。高风亮节(高尚的品德和节操)。
9. 省减,限制:节省。节制。开源节流。
10. 略去,简略:节选。节录。
11.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:符节。使节。
12. 姓。
jiē1. 〔节骨眼儿〕喻关键的,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(“骨”读轻声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