居邑
拼音: | jū yì |
注音: | ㄐㄨ 一ˋ |
居邑的意思
词语解释:
1.囤积于城邑之中。 2.泛指人口聚居之地。
引证解释:
⒈ 囤积于城邑之中。
引《汉书·食货志下》:“富商贾或墆财役贫,转轂百数,废居居邑,封君皆氐首仰给焉。”
颜师古注:“服虔曰:‘居穀於邑也。’ 如淳曰:‘居贱物於邑中以待贵也。’二説皆未尽也。此言或有所废置,有所居蓄,而居於邑中,以乘时射利也。”
⒉ 泛指人口聚居之地。
引《汉书·沟洫志》“古者立国居民,疆理土地,必遗川泽之分,度水势所不及” 唐颜师古注:“言川泽水所流聚之处,皆留而置之,不以为居邑而妄垦殖,必计水所不及,然后居而田之也。”
郭沫若《中国史稿》第三编第一章第二节:“百里见方的地区,有田九万顷,除去三分之一的山林川泽和居邑,馀下六万顷,约合今一百八十六万亩。”
网络解释:
居邑
字义分解
- 拼音jū
- 注音ㄐㄩ
- 笔划8
- 繁体居
- 五笔NDD
- 五行木
(1)(动)住:~民|分~。
(2)(名)住的地方;住所:迁~|鲁迅故~。
(3)(动)在(某种位置):~左|~首。
(4)(动)当;任:~功|以专家自~。
(5)(动)积蓄;存:~积|奇货可~。
(6)(动)停留;固定:变动不~|岁月不~。
(7)(名)用作某些商店的名称(多为饭馆):同和~|沙锅~。
(8)(Jū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