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篆
拼音: | dà zhuàn |
注音: | ㄉㄚˋ ㄓㄨㄢˋ |
大篆的意思
词语解释:
大篆
(1) 周朝的字体,是一种笔画较繁复的篆书。秦朝创制小篆以后,把这种字体叫大篆
英
引证解释:
⒈ 汉字书体的一种。相传周宣王时史籀所作,故亦名籀文或籀书。 秦时称为大篆,与小篆相区别。
引《汉书·艺文志》“《史籀》十五篇” 唐颜师古注:“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。”
国语词典:
书体名。相传为周宣王时太史籀所创的汉字。
词语翻译
英语
德语
法语
网络解释:
大篆
大篆的近反义词
近义词
- 1、历代大篆书法家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。
- 2、小篆较大篆简化,也更为规范化,基本脱离了图画字,成为谐调的标准书体。
- 3、然而,汉字从早期的图画文字经过甲骨文、金文、大篆、小篆到楷书的长期演变,始终与象形图画字保持着天然的联系,而与拼音文字判若水火。
- 4、大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保留西周后期文字的风格,只是略有改变,笔画更加整匀称而已。
- 5、小篆也叫秦篆,是由宰相李斯负责,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,进行简化,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,创制的统一文字。
- 6、篆书又分为大篆和小篆,是汉字书体发的主要阶段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dà,dài
- 注音ㄉㄚˋ,ㄉㄞˋ,ㄊㄞˋ
- 笔划3
- 繁体大
- 五笔DDDD
dà
1.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
2. 指大小的对比,比如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
3. 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
4. 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
5. 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
6. 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
7. 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
8. 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9. 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
dài1. 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
2. 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
tài1. 古通“太”。
2. 古通“泰”。
与大篆相关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