舌苔
拼音:shé tāi
注音:ㄕㄜˊ ㄊㄞ
词性: 名词

舌苔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舌苔shétāi

(1) 舌头表面的滑腻物质

tongue fur

引证解释:

⒈ 指生于舌面上的一层苔状物。

国语词典:

舌面上所生的苔状物。中医师用来诊断病情。也作「舌胎」。

词语翻译

德语
Zungenbelag (S)​

网络解释:

舌苔

  • 舌苔,中医术语。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,叫舌苔。由脱落的角化上皮、唾液、细菌、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血细胞等组成。在正常情况下,由于咀嚼和吞咽动作,以及唾液、饮食的冲洗,经常不断地清除掉舌表面的物质,仅表现为薄白的一层舌苔。当患病时,进食少或只进软食,使咀嚼和舌的动作减少,或唾液分泌减少,舌苔就变厚。正常人的舌苔,一般是薄而均匀地平铺在舌面,在舌面中部、根部稍厚。
    • 1、先生临床切脉,观舌苔,未多言,亦未开方,私下谓吾母云,症与温病结胸,今烦躁气逆如此,是属不活。
    • 2、他说眼睛看不清楚,大便不同,舌苔很厚,内部发热,四肢发冷。
    • 3、古叶舟心里已经有了初步判断,接着诊脉望舌,舌质红绛、光滑,舌苔燥裂,脉细数。
    • 4、适用于燥热伤肺,肺阴不足,虚热扰胸,以致肺失清肃而引起的干咳不止甚至咳唾带血、面颊及唇皆红赤,舌苔薄干、脉细数无力等症。
    • 5、气虚血淤,余热病毒未尽,肢体呈弛缓型麻痹,伴有口咽呛咳、舌苔淡,我都不用问不用把脉了,你现在就是个瘫痪期的废人。
    • 6、百合、生地、熟地、当归等滋养肾阴;痰热的人,舌红、舌苔黄腻、口苦口粘、有黄脓痰,就要用清肺化痰的药,如浙贝母、开金锁、瓜蒌皮、竹茹等药物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shé
    • 注音ㄕㄜˊ
    • 笔划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TDD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舌头。

    (2)(名)像舌头的东西:火~。

    (3)(名)铃或铎中的锤。

    • 拼音tái,tāi
    • 注音ㄊㄞˊ,ㄊㄞ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ACKF
    • 五行

    tái

    1. 隐花植物的一类,根、茎、叶的区别不明显,常贴在阴湿的地方生长:青苔。苔藓。苔原。

    tāi

    1. 〔舌苔〕舌头上面的垢腻,由衰死的上皮细胞和黏液等形成,观察它的颜色可以帮助论断病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