刻碑
拼音: | kè bēi |
刻碑的意思
词语解释:
刻在石碑上的文字或图画将字或画书写或复写于平整的石板上,然后镌刻而成。
- 1、一块由石头或木头做成的,适合题字、刻碑文的平板。
- 2、历史上寒山寺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,寺内古迹甚多,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,寒山、拾得的石刻像,文徵明、唐寅所书碑文残片等。
- 3、刻碑的人坚持说这样的碑文不清楚,这会让过路的人误以为墓碑下埋着三个人。
- 4、刻碑时间为清雍正七年十月谷旦,立碑人为辛村民众,立碑地为大庆关北陕西朝邑上辛、辛村等九村与山西蒲州越城等十五村划界筑墙之处。
- 5、没有认真过任何一个暑假是我最后悔的事之一。十几年的暑假我都用来吃饭瞎逛熬夜不睡。如果再来一次我一定会去周边城市看看,和同学结伴完成某个计划,轮流去同学的家乡感受生活。大学毕业之后再无暑假,每天都会熬夜晚睡,却再无那么长的时间用来自由支配了。暑假,这两个字早已刻碑留念了。
- 6、前两世阴差阳错,男女主人公没有能够在一起厮守一生,于是前世在南宋临安刻碑铭志,如有来世,茫茫人海,两人相互寻找彼此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kè
- 注音ㄎㄜˋ
- 笔划8
- 繁体刻
- 五笔YNTJ
- 五行金
(1)(动)用小刀子在竹、木、玉、石、金属等物品上雕成花纹、文字等。
(2)(名)古代用漏壶记时;一昼夜共一百刻。今用钟表计时;以十五分钟为一刻:五点一~开车。
(3)(名)时间:顷~|立~|即~|此~。
(4)(形)形容程度极深:深~|~苦。
(5)(形)刻薄:尖~|苛~。
(6)同“克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