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官
拼音:wén guān
注音:ㄨㄣˊ ㄍㄨㄢ
词性: 名词

文官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文官wénguān

(1) 非军事官员

civil official;civil servant;civil service

引证解释:

⒈ 文职官员。

《后汉书·礼仪志中》:“立春,遣使者齎束帛以赐文官。”
《资治通鉴·后晋齐王开运二年》:“吾不知朝廷设文官何所用,且欲澄汰,徐当尽去之。”
《红楼梦》第三六回:“那文官更不比武官了。”

国语词典:

受雇于政府机关,担任文职工作的人员。不包括军事人员及选举官员在内。

词语翻译

法语
fonctionnaire civil

网络解释:

文官 (古代政治制度上官类别)

  • 隋唐年间的中国即设吏、兵两部选拔文官及武官,及后又有科举制度。早在古代,我国就逐步形成了一整套规范严密的文官管理制度。录用方面有极具代表性的世袭制、荐举制、科举制,也形成了至今仍存在的官本位思想。现代意义的文官主要指公务员。
  • 文官的近反义词

    近义词

    反义词

    • 1、一品文官绣仙鹤,二品是锦鸡,三品孔雀,四品云雁,以下是鹭鸶、黄鹂、蓝雀等。
    • 2、左边文官张昭、顾雍等三十余人,右边武官程普、黄盖等三十余人,衣冠济济,剑佩锵锵,分班侍立。
    • 3、章怀太子李贤曾著有《君臣相起发事》、《春宫要录》、《修身要览》等书典,并召集天下贤士及朝中文官一同注释了《后汉书》一书。
    • 4、金殿上文东武西,文官倒没什么,那些武将都是精英,可是在他眼里,分文不值。
    • 5、古代,朝中大臣有等级高低,为区别阶品,便在官服穿戴上做文章,一是文官进贤冠的梁数,二是官服的稀密采色。
    • 6、刚折射出晚唐时期文官集团李党、牛党置国家利益于不顾,专于争权夺利,空谈误国的卑劣伎俩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wén
    • 注音ㄨㄣˊ
    • 笔划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YYGY

    (1)(名)文字;记录语言的符号:中~。

    (2)(名)文章;作品:美~。

    (3)(名)文言:半~半白。

    (4)(名)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:~化|~明|~物。

    (5)(名)旧时指礼节仪式:虚~|繁~缛节。

    (6)(名)非军事的(跟‘武’相对):~职|~武双全。

    (7)(名)古时称在身上、脸上刺画花纹或字:~身|~了双颊。

    (8)(旧读wèn)掩饰:~过饰非。

    (9)(名)关于读书人的:~人。

    (10)(名)姓。

    (11)(量)一文不值。

    (12)(形)柔和;不猛烈:~雅|~火。

    (13)(形)自然界的某些现象:天~|水~。

    • 拼音guān
    • 注音ㄍㄨㄢ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PNHN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、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;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。

    (2)(形)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:~办|~费。

    (3)(形)公共的;公用的:~大道|~厕所。

    (4)(Guān)姓。

    (5)(名)器官:五~|感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