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狐
拼音:shén hú
注音:ㄕㄣˊ ㄏㄨˊ

神狐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1.犹灵狐。古以为瑞兽。 2.指传说中善变化的狐仙。

引证解释:

⒈ 犹灵狐。古以为瑞兽。

《晋书·段灼传》:“臣欲言天下太平,而灵龟神狐未见,仙芝萐莆未生,麒麟未游乎灵禽之囿,凤皇未仪於太极之庭,此臣之所以不敢华言而为佞者也。”

⒉ 指传说中善变化的狐仙。

柳亚子《后感事》诗之三:“孔雀有文寧掩毒?神狐善变总伤人。”

网络解释:

神狐

  • 神狐:词语
  • 神狐:1975年丁重执导的台湾电影
  • 神狐:中国南海北部陆坡中段的海域
  • 神狐:吴锦源、黄伟明、卫翰韬执导电视剧
  • 神狐 (词语)

  • 神狐shén hú,汉语词汇,古以为瑞兽,同时也泛指传说中善变化的狐仙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shén
    • 注音ㄕㄣˊ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PYJH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迷信的人指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和统治者;也指能力、德行高超的人物死后的精灵:~位|财~。

    (2)(名)神话传说中的人物;有超人的能力:用兵如~。

    (3)(形)特别高超或出奇、令人惊异的:~速|~效。

    (4)(名)精神;精力:费~。

    (5)(名)(~儿)神气:~色|~情。

    (6)(形)〈方〉聪明;机灵:这孩子真~。

    (7)姓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ㄏㄨˊ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QTRY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哺乳动物的一属;形状略像狼;面部较长;耳朵三角形;尾巴长;毛通常赤黄色。性狡猾多疑;昼伏夜出;吃野鼠、鸟类、家禽等。毛皮可做衣物。较常见的草狐和赤狐。通称狐狸。

    (2)(Hú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