偷食
拼音:tōu shí
注音:ㄊㄡ ㄕˊ

偷食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1.谓苟且度日。食,食禄。 2.偷吃东西。

引证解释:

⒈ 谓苟且度日。食,食禄。

《左传·昭公元年》:“吾儕偷食,朝不谋夕,何其长也?”
杜预注:“言欲苟免目前,不能念长久。”
南朝梁武帝《禁奢令》:“昔毛玠在朝,士大夫不敢靡衣偷食。”
《东周列国志》第六七回:“吾等偷食,朝夕图安,何暇问久远?”

⒉ 偷吃东西。

茅盾《子夜》十五:“从这草棚区域的阴深处,一个黑影子悄悄地爬出来,像偷食的小狗似的嗅着,嗅着。”

国语词典:

苟且饮食,以求生存。即偷生苟活。

如:「要小心看好食物,免得猫儿偷食。」

网络解释:

偷食

  • 偷食,读音tōu shí,汉语词语,指偷吃东西。
    • 1、老夫罪戾是惧,焉能恤远?吾侪偷食,朝不谋夕,何其长也。
    • 2、食品店关门后,他们就行动起来,偷食品拿到黑市上出售。
    • 3、一定要让你的孩子明白,偷食禁果是要承担后果的。有些后果虽然严重但转瞬即逝,只会让人伤伤心。但有些后果则很严重,甚至都能改变人生。
    • 4、疑似“偷食”的许冠文面对镜头不知所措。
    • 5、罗尼使劲咽了一下,仿佛要去偷食禁果一般,他觉得喉结也有些不听使唤的在喉咙里上蹿下跳。
    • 6、昔毛玠在朝,士大夫不敢靡衣偷食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tōu
    • 注音ㄊㄡ
    • 笔划11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WWGJ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私下里拿走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。

    (2)(动)瞒着人。

    (3)(动)抽出时间。

    (4)(动)苟且敷衍;只顾眼前。

    • 拼音shí,sì
    • 注音ㄕˊ,ㄙˋ,ㄧˋ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WYVE

    shí

    1. 吃:食肉。食欲。

    2. 吃的东西:食品。粮食。零食。丰衣足食。

    3. 俸禄:“君子谋道不谋食”。

    4. 日月亏缺或完全不见的现象:日食。月食。

    1. 拿东西给人吃:食母(乳母)。